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更好的投资目标(1 / 2)

加入书签

“这位是飞宇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江飞宇......”

还未等霍华德介绍完,巴非特就说道:“来自大陆的江,我听说过你,你营销宝开公司那款小游戏的手法堪称神来之笔。”

“神来之笔”这个词,自然是张哲盛翻译过来的结果。

江飞宇笑道:“那我还真是荣幸,能让巴非特先生主动记住。”

霍华德趁机问道:“巴非特先生,不知道您对江一手创立的飞宇集团怎么看?”

以巴老爷子在投资圈的地位,他要是说某家公司好,绝对能成为炒作股价的话题。

很明显,霍华德这是想“白嫖”了。

这不,连江飞宇这个当事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巴非特自然不会上当,耸肩道:“霍华德,你知道我是做长期投资的,基本上只关注实业公司,我对互联网公司不太了解,就不做评价了。”

什么对互联网不了解,那不过是人家谦虚的说法。

江飞宇记得自己前世看过巴非特写的《致股东信》,里面有大概介绍过他为什么不投资互联网型公司。

太细节的内容,江飞宇肯定记不住了。

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他是做长期投资的,既看成长潜力,也权衡风险与收益比。

他投一家公司,抱定的目标是持续持有股份,不会因为短期股价波动而出售。

传统的制造类企业,就很适合他这种投资方法。

因为,企业的资产是可以随着工人每天的工作而累积的。

但是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容易就消亡。

或者因为一个丑闻,或者因为一个政策的限制。

更倒霉一点,碰上突发的天灾人祸,数据库同时被销毁了。

人家实业企业,起码还有庞大的固定资产能抗风险。

互联网公司要是挂了,可能连破产清算都省了。

所以,互联网公司融资一般多为风险投资。

而制造企业,一般多为战略投资。

人家不捧场,霍华德也没办法。

眼看现场的气氛有些尴尬,江飞宇赶紧把话题引到了投资上。

“我认为这次的经济危机就像一把筛子,过滤掉了很多经济泡沫,在各国稳定经济的政策促进下,经济回暖是必然的。而这些投资资金的回归,首选肯定是实业、制造业这种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

本着相互交流的想法,江飞宇介绍了自己对投资的看法。

巴非特没想到江飞宇跟他的投资理念不谋而合,询问道:“那么,你看好什么领域呢?”

江飞宇大大方方介绍道:“我个人的话,比较看好半导体和新能源这两个领域吧!这不,我刚投资了46亿美金在半导体领域......”

“一次投资46亿美金,也算是大手笔了。”

还没感叹完,巴非特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去年,跟我一起竞争比—亚—迪股份的另外一位投资者,就是你吧?”

江飞宇道:“没错,那个投资者确实是我。不过,很显然王老板更加愿意要巴非特先生您的投资。”

去年9月,巴非特以2.3亿美金买入比—亚—迪百分之10的股份。

据说,当时巴非特是想投资5亿美金的。

结果人家王老板嫌多,只愿意让出百分之10的股份。

其实,在比—亚—迪传出要引入新投资者的时候,江飞宇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安排手下去接触了。

只不过,那边一直拖着没给明确答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