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岗级体系(1 / 2)

加入书签

7月16日上午,飞宇科技大会议室内,江飞宇和李婉依正在召开公司内部岗级管理体系宣贯会。

这段时间,李婉依和人事部一直在弄这个岗级管理体系。

虽说公司在成立之初江飞宇就初步定了一套岗级体系,但那套体系还是有些简单了,没法适应公司目前越来越庞大的人员架构体系。

李婉依带人经过一个月的基层部门调研和反复讨论修改后,总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经过江飞宇的审阅和微调后,形成了最终版本。

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方案定稿向

岗级这个东西不仅跟薪酬福利挂钩,也是以后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所以,今天会议室几乎坐满了人。

除了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人,还有三十多名职工代表旁听。

此刻,看着挤得满满当当的会议,江飞宇的第一感受是会议室的面积越来越不够用了。

以后有钱建自己的办公大厦,一定要规划几个大型的阶梯会议室才行。

言归正传。

按照飞宇科技的岗级管理体系,共分为M和P两条岗级主线。

M代表管理能力,面向的是管理岗人员的晋升通道。

从最低的主管岗到最高的董事长岗共11级,数字越大级别越高。

每一级又分为AB两个小等级,而A高于B。

比如,某个领导的岗级是M系3A。

M代表他是管理岗,3代表他是正经理岗,A代表了他的级别。

比如两个人都是经理岗,一个是3A,另外一个是3B。

两人职位都一样,3A大于3B,更多是资历上进行区分。

否则,一个为公司服务了两年的经理跟一个刚入公司的经理一样级别,多少有些不公平。

用A、B进行区分,正是源于此。

p代表执行力,也可以理解为技术岗,主要是面向普通执行/技术员工的晋升通道。

P系从1级开始,到7级就到顶了。

同样,每一级又分为ABC三个小等级,A>B>C。

实际上,M系列相当于22个等级,P系列相当于21个等级。

陈琪宏举手问道:“李总,M系列有具体的岗位名称分级,比如副经理、经理、副总监、总监等,而P系列又没有具体的岗级名称,划分21级是否太多了?另外,技术人员的起始岗级是多少?”

李婉依解释道:“大家也知道,咱们飞宇科技旗下业务线众多,最低的执行岗有研发人员、运维人员、销售人员、快递员、生产线工人等,这么多工种岗位,这里面的人员技术含量肯定是不一样的,公司设置了21个技术岗级,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个问题,在岗级设计之初,江飞宇就有过交代了。

比如,像研发类的人员,哪怕是实习生,岗级也是从2C起步。

律师类人员级别更高,助理法务都是3C起步。

你不能让普通的流水线工人跟研发人员一个级别起步。

否则,人家辛苦读书这么多年的价值何在?

说难听点,很容易就给人家一个“你不尊重人才”的印象。

张晓东紧接着问道:“李总,那P系列技术员工他们如何晋升呢?”

不难看出,陈琪宏和张晓东都是在帮下属员工来问问题。

这种事事为下属考虑的领导,更容易得到下属的拥戴。

“晓东这个问题问得好,针对P系列员工,我们主要提供了3种晋升模式......”李婉依先夸了张晓东一句,这才详细解释起来。

一般来说,同一个大等级内的ABC级晋升,熬资历也能晋升。

C升B,要一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