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二章 震撼?这才刚开始(1 / 2)

加入书签

十多分钟后,众人移步到学校计算机竞赛队的专用计算机室。

本来,罗文栗提议把两人比试用到的电脑和服务器抬到会议室的。

不过,约瑟夫说想参观一下学校的计算机室环境。

一众人等,只好移步到这里了。

江飞宇看着几个早已经在此等候的计算机竞赛队队员,好奇地问道:“这个点,你们都没课吗?”

袁欣洁兴奋解释道:“彭晔老师说你要跟加州理工的学生打擂台,让我们有空都过来观摩一下,我可是特意请假过来观战,顺便给老班长你加油的。”

傅东华关切问道:“江学弟,有把握吗?”

这个问题把江飞宇难住了。

江飞宇要考虑的,不是有没有把握的问题,而是如何让对方输得更难看。

现在这样说,会不会被认为自大呢?

楼言歆出声替江飞宇解释道:“东华,你们对江老板的实力不了解,彭晔老师说这家伙跟我们的技术差距至少在10年以上。对上米国的名校生,他照样能实现吊打。”

江飞宇反问道:“既然对我这么有信心,那你还来观战?”

楼言歆笑道:“我来观战,又不是对结果有期待,而是对你编程的方式好奇,我可是光明正大来偷师的。”

去年的全国计算机竞赛,楼言歆可是亲眼看到了全国其他参赛选手面对江飞宇成绩时候的绝望。

可关于江飞宇怎么上机实操的,她也没见过,也好奇呢!

这次难得江飞宇跟外国交流团学生的比拼是公开的,她可是要一睹为快。

本着公平的原则,这次江飞宇和彼得的比赛过程都会在众人的监督下进行。

这样也好,输了也没话说。

几人聊天的功夫,双方领导也商量出了第一轮比试的内容和规则。

基本上是参照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题型和计分规则。

计分规则,以双方解出问题的多少进行排名。

若解出问题数相同,按照总用时的长短排名。

总用时为每个解决了的问题所用时间之和。

即:一个解决的问题所用的时间是竞赛开始到提交被接受的时间加上该问题的罚时。

所谓罚时:每次提交不通过,另外罚时6分钟。

最终,答对会有个基础分。

双方用时的差额,作为额外加分项。

基本上,一分钟等于1分算。

规则有些复杂,这样说大家有点难以理解。

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方提交正确答案时间与我提交正确答案时间之差越大,计分越多。

答案可以重复提交,但是提交错误一次,扣6分。

按照ACM竞赛规则,一般是有7道或以上试题。

由同队的三名选手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协作,在5个小时内完成。

这里做了简化,把团体赛改成了单人对决而已。

另外,在比赛时间上也限定为1小时。

相应的,题型也做了减少,只保留3题。

一个小时的时间,能完成2题就很不错了。

但是,彭晔知道江飞宇的实力,有意给他加量。

江飞宇在一个小时内完成3题,也只不过是有点难度而已。

这边,彭晔用英语问道:“比赛规则,你们两个都清楚了吗?”

“Of urse!”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