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六十五章 努力型和天赋型(1 / 2)

加入书签

下午6点左右,教导主任刘子墨办公室内。

刘子墨正在认真地看着刚打印出来的一沓比赛成绩单,这些都是前面7、8场参赛学生的成绩单。

而在刘子墨的对面,江飞宇正悠闲地喝着茶。

一旁的许仕林,则有点坐立不安。

江飞宇为了锻炼许仕林,直接把他给带上了。

虽说咱们的许仕林同学面对学生会干部时已经游刃有余,但是面对刘子墨这个以严厉著称的教导主任,心里还是有点别扭。

嗐!主要是以前被刘子墨处理过,多少留下了点阴影了。

这会呢!许仕林倒是对刘子墨手上的那份成绩单有些好奇。

程敏慧的成绩,他自然已经知道了。

还真不赖,足足183分的好成绩。

这会,许仕林就想帮女朋友打探一下那些得分比较高的竞争对手情况。

连负责现场运维的实习生都没有查成绩的权限,更别说许仕林了。

刘子墨手上这份成绩单,是用江飞宇的权限账号导出来的。

良久,刘子墨把成绩单放下,感慨道:“果然跟事先预想的一样,‘种子选手’的上榜率不到三分之一。”

刘子墨口中的“种子选手”指的是平时成绩拔尖,经常拿奖学金的那一批学生。

飞宇科技这边按照学校传统百分之5的比例,划了一道优秀率的红线。

比对了已经出成绩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后,这道红线的分值差不多落在150分左右。

结果,刘子墨事先让人统计了几百名平时成绩拔尖的学生名单,上榜率不到三分之一。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这份数据恰好证明了两件事:第一,大部分学生学业上的成绩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而非与生俱来的天赋,也就是我们说的勤能补拙;第二,这也证明了学校在专业学科上的教育成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的学业成绩除了归功于自己的勤奋,也要归功于学校的教导。”

江飞宇慢悠悠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是江飞宇在对比完自己宿舍魏长宁和廖永轩的成绩后,得出的结论。

魏长宁的得分只有156,只能算勉强达到这个百分之5的梯队。

距离廖永轩的174分,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

越往上,多一分的难度都是成几何倍增加。

想进200人名额的复赛,很难!

这两人代表了两种类别的学生:努力型和天赋型。

我们先来说魏长宁吧!

他就代表了那种天赋平平,靠自己的汗水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

而廖永轩呢,无疑就是天赋型学生了。

这家伙不笨,挂科就是因为懒、贪玩、吃不了苦......

(好了,这家伙的缺点就不一一列举了,否则太占篇幅了。)

但是不可否认,这家伙平时看的书籍不仅杂,而且他的记性还不错。

所谓的记性不错,仅限于模糊记忆。

做单选题还行,其他题型就抓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