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初见(1 / 2)

加入书签

鄂城县观海楼,这是县城里面最好的酒楼了。

所谓的观海并非真的看海,而是看江景。

鄂城县坐落在长江边上,登上观海楼的二楼、三楼,即可越过低矮的城墙,远眺碧波荡漾的长江美景。

此时,三楼的一个雅间内,一对中年夫妇正在喝茶闲聊,旁边是一个妙龄少女。

少女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静中带着点灵动,端庄又不失可爱,端的一个大家闺秀的典范。

少女明显心不在焉,一直在摆弄自己的头发,几次看着身旁的父母欲言又止。

“爹爹,你看他们这么久还没来,说不定人家家里有急事来不了了,要不我们先回去吧!”

少女终于还是开口了,不过这理由扯得够牵强。

“陆芷曼,你甭给我扯这些没用的,把你的小聪明都给我收起来,今天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坐在这里,你要是不愿意嫁周家的儿子,咱们鄂城县还有张家、李家、孙家、赵家、陈家,总能给你找到合适夫婿......”

这个正在训斥女儿的男人是陆叔章,他不仅是个商人,也是鄂城县的乡绅之首。

话说陆家在鄂城县的权势还是很大的,陆叔章的父亲曾是北洋政府时期湖北省的高官,后来北伐军打过来,陆家又顺势投靠了民国政府。

陆家可以说是民国时期典型的仕绅家族,陆叔章这一辈有三兄弟。

大哥陆伯霖,是在民国政府的民政部任职,为民政部秘书长。

二哥陆仲陶,在武汉市担任公安局副局长。

老三就是陆叔章,没有从仕,主要经商。

这就是仕家大族的生存之道,鸡蛋从来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兄弟虽然不是一母同胞所生,在以家族血脉为纽带的前提下,倒也算家族和睦。

陆叔章为什么这么急着把女儿嫁出去,一来民国时期结婚年龄小,陆芷曼今年也18岁了,确实到了婚配的年龄了。

二来,陆叔章发现女儿在学校里参加了学生运动,这才是他急于把女儿嫁出去的原因。

从晚清到民国的这几十年里,因为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的软弱无能,西方列强施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可不少。

学生群体一直是最热血的那一群人,在救国存亡的思想下,学生运动也一直存在。

陆叔章等老一辈人的观念:女孩子嘛,嫁入夫君家里,就会安分地相夫教子。

这种想法虽然有些一厢情愿,但是也是客观事实。

陆芷曼顿时气结,她可没有反抗父亲的勇气。

民国时期的社会风气,虽然打破了一些封建时期对妇女的枷锁,但是整体来说,女性的地位还是偏低。

打个比方说,陆芷曼要是没有陆家的身份,以她的样貌走在大街上都有可能被掳走。

民国时期的军阀、权贵就不说了,土匪、恶霸、地痞流氓也不少,这帮人可是经常干强抢民女的事。

母亲陈氏安抚道:“小曼,听话,先见见再说,周家的公子你要是不喜欢,咱们再看看其他家的公子。”

陆叔章对妻子的话不置可否。

他现在只是想给姑娘定个婆家,至于是周家,还是张家、李家、孙家、赵家、陈家,这个区别不大。

客观的说,陆家确实有底气说这个话。

至于一开始就选择周家,不仅因为周家的公子跟自家的闺女最符合,两家在生意上也有合作的地方。

再怎么说周家也是诗书传家,家风还不错,总比那些胸无点墨的地主老财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