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飞宇的意外(1 / 2)

加入书签

江飞宇等人顿时肃然起敬,对这位周大爷更是佩服不已。

虽然民国陆军在整个抗战中的贡献,是所有军种中最大的,但是也因为队伍良莠不齐,出了很多汉奸,拉低了整体评分。

民国海军一直由于水面舰艇力量薄弱,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整个抗战中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唯有民国空军,整个抗战中没有一人投降,也是战绩最耀眼的军种。

如果非要用几个字总结一下抗战时期的民国政府空军,“悲壮而光荣”再合适不过。

与陆军成员大多出身贫寒、学历不高而不同,空军飞行员大多出身富贵家庭,其中很多还是在校大学生,算得上是当时的“世家子弟”。

当国家危亡时,这些世家子弟没有退缩,同样挺起胸膛站到了民族救亡的前线。

抗战初,民国空军仅有300多架飞机,且除了少量霍克3型、波音281是较为先进的机型外,其余都是老旧机型。

他们要面对的,则是敌方3000余架性能优越,火力凶猛的敌机。

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空军战机几乎被打光,更为严重的是,本来就不多的飞行员牺牲超过半数。

以高志航为首的空军四大王牌飞行员(高志航、乐以琴、刘粹刚、梁天成)也全部壮烈殉国。

闫海文被击落后,还高呼着“中国无被俘虏之空军”,在击毙3名敌人后,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沈崇海驾机撞击日舰“出云号”,壮烈殉国。

陈怀民在战机严重受损时,没有选择跳伞,而是驾机撞向敌机,与敌人同归于尽。

......

等到了1938年的时候,第一批飞行员几乎全部倒下。

当年,笕桥航空学校的校训是“我们的炮弹、飞机和身体,当与敌人阵地、机舰同归于尽!”

回望空军的抗战史,他们真的做到了。

八年血战中,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1543架,击伤330架,中国空军损失各种飞机2468架。

6100多空军战士(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殉国,阵亡飞行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23岁意味着什么?

江飞宇等人扪心自问,自己等人23岁也就刚大学毕业,带着无限的憧憬步入社会。

去创造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幸福!

而别人却在最青春年华的年纪,为祖国献出了生命。

须知,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都是无数先辈们用血肉铸就的。

几分钟后,马政邕就带着江飞宇等人来到目的地——这是小巷子深处的一个小院落。

“周大爷,我又带学生志愿者来看您了。”

马政邕也不客气,还没等院内传来声音,直接推开半掩的木门走了进去。

映入眼前的是一个40多平的院子,北面是住人的厢房,西面是厨房,东面是厕所和杂物房。

院子内种了一些花花草草,还铺着鹅卵石点缀,看起来主人家品味不错。

最奇特的是西面墙角的老树下,竖了一个木人桩,看木头包浆的色泽,应该经常使用。

“这位老大爷不是83岁了吗?还练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