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零七章 双核技术(1 / 2)

加入书签

江飞宇胸有成竹道:“琪宏,如果浏览器内核不用我们自己开发,而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小范围的调整,然后把我们的‘壳’做得漂亮一点,负载的小功能也丰富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觉得做起来难度如何?”

陈琪宏却提出了疑问:“可是老板,这样子的话,肯定会涉及到版权问题,我们怎么解决?”

江飞宇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了另外一个问题:“琪宏,你听说过国外的 ozilr.网站吗?”

陈琪宏一点就透,兴奋地说道:“老板,你是说网景公司的开源浏览器?”

江飞宇肯定地点头。

1993 年,22 岁的马克·安德里森(网景公司创始人)发明了个人的第一款网页浏览器 Mosaic,并于次年又推出了著名的网景浏览器。

可以说,网景是第一个推出商用浏览器的公司,它开创了网页浏览器时代,网景浏览器曾经一度垄断了整个网络,占领了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是,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对手——科技巨头微软的崛起。

1995 年,微软发布了日后被无数人吐槽的 Inter Explorer(IE),并掀起了与网景的第一次浏览器大战。

实话实说,IE浏览器早期的几个版本,在技术上比网景浏览器差了一大截。

但是人家微软留有后手,将 IE 浏览器捆绑在 Wdows 95 操作系统上,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

其实,江飞宇通过网吧管理软件篡改人家的浏览器主页,灵感就是来源于此。

1998年前后,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开始超越网景,并且最终将网景浏览器蚕食得只剩下少量的市场份额。

网景输给微软,不是因为它的浏览器技术不好,而是因为它的主营产品就是浏览器,不像微软那样,靠强大的操作系统养活了浏览器项目。

你一个收费的程序,基本上很难干得过免费的,这个道理在世界范围都通用。

在意识到自己干不过微软后,网景公司干了一件惊呆众人眼球的事情,把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网景浏览器开源了。

你微软的IE浏览器不是免费给人家使用吗?那好啊,老子自废武功也要跟你干到底,就因为咽不下这口气,太他么的不讲江湖规矩了。

网景宣布开源的第二天,就注册了 ozil. 这个网址,这个名为 “Mozil” 的开源项目,孕育了后世著名的火狐(Firefox)浏览器。

江飞宇瞄准的就是网景浏览器的内核,同时也是后来火狐(Firefox)浏览器的内核——Gecko引擎技术。

陈琪宏说道:“老板,如果是用网景的Gecko引擎技术,那我们研发部就没问题了,我们可以试着先做。”

江飞宇继续在写字板上写下了“双内核浏览器”几个字。

陈琪宏和一众下属看得一头雾水。

“我们都知道,大型飞机为了增加动力,采用了两个发动机,或者4个发动机的布局模式,其实这种思路,在浏览器上也可以借鉴.......”

江飞宇开始给一众下属讲解双核浏览器的概念和设计思路。

江飞宇作为后来人,他清楚的知道后世主流的浏览器都是双核浏览器,既然要做,那就一步到位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