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赛完美收官(1 / 2)

加入书签

4月10日,今天是全国高校形象大使选举大赛颁奖的日子。

大赛从3月9日开始,到4月7日结束,整个大赛活动历时30天,终于角逐出了全国50强。

得票数最多的是来自帝都大学的苏歆韵,以368214的总票数位列第一。

赛制前半段一直暂居第一的孙佳颖,最终以343176的总票数位列第二。

第三名是来自复旦大学的陈曦云,总票数330623票。

……

前十名的获奖者得票数都在20万票以上,11名到50名的参赛者得票数普遍在20万——10万之间。

整个活动期间,参赛的大学生人数超过24036人,最终能够获奖的也只有前50名,11名到50名奖金也只有1000元,真正获得大奖的还是集中在头部的前十名,大赛最终只能是少部分人的狂欢。

其实在比赛的后半段,就提前催生了一种现象——刷票。

这种后世才有的现象,因为飞宇科技的网络投选票赛制而提前出现,所以说互联网真的拥有无限可能,只要有一个新创意,就能衍生出无数的辅助产业。

有刷票需求的主要集中在排名前100的参赛人,哪怕是第十名的奖金也有1万元,总排名接近前十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票数,直接花钱找人刷票。

这种刷票行为主要为线下交易,而且几乎都集中在网吧发生。

刚开始只是熟人之间叫朋友帮忙拉个票,因为每一个用户只能给一个参赛人投三票,一些每天签到的用户手上总会有富余的票,后来就自发地形成了这种刷票的交易。

特别是学校附近的网吧,那段时间每一个去网吧上网的人,开机后第一件事就是先签到领积分,积分够了就兑换成选票,先攒着。

网吧多的是那种“黄牛”性质的小中介,一毛钱一张选票,大把的“黄牛”在收,现金交易不二价。

整个活动结束后,飞宇科技最大的收获不是“财大气粗”的虚名,而是实打实的飞信注册用户的暴增。

截止4月8日统计的数据,飞信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596.28万人,就差那么几万就能摸到600万的边。

当然了,对外宣传可以号称注册用户超过700万也是没问题的,反正像注册用户数据这种核心机密在公司也就几个人知道,稍微夸大些也没人能证实。

整个活动期间,飞宇科技为本次大赛支出的各项费用达到了162.04万,

用160多万元人民币换来350多万的新增飞信用户,这笔账到底值不值,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反正在2002年这会,大部分人都觉得飞宇科技是“人傻钱多”,免费给用户去使用平台就是极限了,居然还花钱去招揽用户注册。

甚至在飞宇科技内部,下属的部门领导也不理解江飞宇的这种做法,只不过在公司里江飞宇是一言堂,其他人都是领工资的,老板愿意撒钱,大家照做就是了。

只有江飞宇知道鹅厂这座大山给他的压力有多大,上辈子对方能够一路绝尘地发展成横跨几十个领域的商业帝国,除了创始团队的眼光和才能,气运也是无与伦比的。

以前的江飞宇是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对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是不信的。

这辈子既然连重生都碰到了,如果有人说小马哥、老马这些人是“时代的宠儿”、“命运之子”什么的,江飞宇也能接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