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四十二章 盒子中的夜明珠(1 / 2)

加入书签

机关盒子打开。

盒子中,塞满了棉絮。

在棉絮的最中间,是一个珠子。

当看到这东西的瞬间,所有人都哇的惊呼出声。

那是一颗晶莹剔透,即便在白天依然散发着点点荧光的绿色宝珠。大小约和鸡蛋差不多,近乎浑圆。

立刻有人惊叫,“夜明珠?这,这是夜明珠?”

拍卖会完了以后,还有一个晚宴爬梯,所以参加拍卖会的人都没有走。大家有的在跟拍卖会举办方办理竞拍品的交割手续,有的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聊天交谈。

听到这边突好惊叫什么夜明珠,大家立即都围了上来。

夏明仁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他没想到这个机关盒里面居然真的有东西不说,还是一颗夜明珠。心里很不是滋味。

见到这个机关盒子里珠子,钱老脸色也有些不自在,他之前可是说过,这机关盒比不上夏明仁竞拍的东西的。没想这里面居然后夜明珠。

这样就有些打脸了!

不过,他却还是对刚才那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这确实是颗夜明珠,夜明珠也称隋候珠、悬珠、垂棘,是一种可以自发光的宝石。

因为夜明珠极其稀有,所以,每一颗夜明珠的出现玩玩就伴随着各种神话传说。

比如随候珠,是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也称为“随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随珠和璧”或“随和”。

汉代《淮南子》中曾对随候珠有过专门的描述,“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搜神记》将随侯珠的故事记得更详细。

原意是:春秋时随国一个地方叫做断蛇丘。

随侯有一次带着手下出行,见大蛇被打成两断,看其蛇有些灵异,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立即能活动。于是这地方并因此而得名。

便一年以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

至于说蛇采用什么形式送明珠?

民间一说是随侯乘船时,突遇风浪,一大蛇于水中衔大珠献上;另一说是深夜梦见一大蛇衔来明珠报恩,随侯醒来果见一明珠将室内照得如同白昼。

要说所有的的夜明珠中最有名的,就属慈禧太后陪葬的那一颗了。

据蒋卜力所写的《慈禧陵墓被盗案》一书载,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值一千零八十万两。

按照现在的白银价格来对比,就是八亿左右。

据传,那颗夜明珠有着一种神奇的能量,能够让死去的人保持生前的状态,不会腐化。

慈禧太后死了以后,太监李莲英亲手将这颗夜明珠塞到了慈禧太后的嘴里。

所以,后来慈禧太后的陵墓孙殿英带领士兵炸开以后,那些盗墓的士兵打开棺材盖,发现了慈禧太后的脸目相栩栩如生,就像是睡着了一样。伸手摸身上的皮肤,居然还有弹性。

士兵还以是诈尸了,顿时引起了一阵骚乱。

后来那颗夜明珠从慈禧太后的嘴里弄出来以后,慈禧太后的尸体瞬间就腐朽了,再次将一众盗墓的人吓得不轻。”

钱老作为省博物馆的馆长,知识很渊博,有关夜明珠的相关典籍,传说张口就来。

四周的众人无不张大了嘴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