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0 人间名花(1 / 2)

加入书签

“武宰相的府邸位于靖安坊,归我万年县管辖。据说事发时天色未明,护送武宰相上朝的人马刚走出坊东门,便有刺客冲他们放冷箭。

仆从吓得四散逃跑,连灯笼都掉在地上,刺客趁着黑灯瞎火,拉走了武宰相的马,十几步后一刀夺命,割下他的头颅后逃离。

等我带着手下赶到时,现场只剩下一具无头尸体倒在血泊里。”

大理寺里,曾寒山神色凝重,对李缬云和沈微澜描述武元衡遇刺经过。

“刺客杀人后割下头颅,又与话本里一模一样!”李缬云惊叹,与沈微澜对视。

瞧着两人默契的模样,曾寒山有点不爽,连忙追问:“什么话本?”

沈微澜把话本《武了也》里的情节,对曾寒山简单说了说。

曾寒山听罢,一脸不以为然:“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那可不一定,”李缬云大胆猜测,“微澜与本公主断案如神,在长安可是出了名的,说不定这是知道内情的人,提前通过话本向我们报信。”

沈微澜看着她,微微一笑:“除了这个猜想,还有另一种可能,这是凶手为了迷惑查案的官差,故意对照着话本犯案。”

曾寒山沉默片刻,开口:“我赞同后一种猜测,毕竟当时众目睽睽,杀了人还要费事把头割了,更像是刻意模仿话本。”

“无论哪种可能,我与微澜都会被卷入这件案子,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人,”李缬云对二人道,“按照话本,莳花公主很快就会在马车里拾到一封匿名信,从中得知刺客在东都洛阳,决定与白鹤书生一起去洛阳查案。那我们就等着瞧,我的马车里会不会出现匿名信咯。”

沈微澜与曾寒山对视一眼,点头道:“这倒的确是个办法,若刺客真的有意混淆查案方向,就会继续按照话本行事。”

“好,从今日起,本公主的马车一律停在府外,守株待兔!”李缬云凤眸生辉,跃跃欲试。

朝中重臣遇刺,一死一伤,天子龙颜震怒,诏令全城搜捕。

沈微澜刚入职大理寺,便遇上这么一桩惊世骇俗的大案,一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直到宵禁前才回府,偏又赶上书童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宅中冷锅冷灶,还得他亲自下厨煮了汤饼,端进得吉房中,哄着他好歹填饱肚子。

得吉不想让郎君担心,味同嚼蜡地吃了两口,想起往日和“琉璃”吃遍长安的好时光,眼泪就像吸进嘴里的汤饼,出溜一下从眼角滑下来。

他放下碗,呜呜哭着翻出钱匣子,掏出五缗钱还给沈微澜:“多谢郎君美意,这钱……小奴用不上了。”

沈微澜看着委委屈屈的得吉,哭笑不得:“此事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你何必如此沮丧?”

“不可能的,”得吉坚持将钱推给主人,嘤嘤躺倒在竹簟上,“她明明是公主身边的宫女,却撒谎说在平康坊谋生,除了耍我玩,还能有别的理由吗?”

沈微澜看着他抽泣的背影,叹了口气,柔声劝解:“人总有言不由衷的时候,你且想想到底是因为什么,愿意为她倾尽所有,攒足这十缗钱吧。”

他点到即止,起身前往书房,熬夜研究武元衡遇刺案。

堂堂一朝宰相遇害,凶手到底是何方派出的刺客?

他与刺杀裴中丞的刺客交过手,只有藩镇豢养出的死士,才有如此强悍的身手。

所以这一次,凶手的杀人动机极可能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为了改变天子锐意削藩的国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