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2章 毕业开解好苗子(1 / 2)

加入书签

兴趣书院招生的信息一贴出去,一批人欢呼。

各大茶楼酒楼津津乐道。

男学子们,终于不再郁闷。

纷纷到酒楼庆祝。

他们可太高兴了。

天知道,女子可以有专门的书院读书,他们多羡慕。

这不,终于男孩子也有今天了。

虽然不是免费,要交束脩。

但他们完全担负得起。

就算交不起学费的,上面不是说了吗,可以跟书院借款。

学成后,6年还了就可以。

到处庆祝的人,多半是家里有点闲钱,但不爱读书,或读书没啥天分的。

这些人家中的父母也是开心的。

家里的混小子终于上进了,不去研读四书五经就不去吧。

反正他们科举也没戏。

这些学子,有闲钱的,都在府城和各县城书院读书。

得知雪城又开了一个书院,教授各种技艺。

但凡上面有他们喜欢的,他们就和家里说好,全到书院退学。

准备去雪城新书院报名。

各地书院的院长都懵了。

“怎么这么多人退学?发生了何事?”

代课的夫子们老实回话。

“雪城开了一家新书院,他们要去那里读书。”

于是,各个院长互通书信,询问打听雪城书院的事。

当得知大家的书院,都有一部分学子退学时,瞬间不淡定了。

大家定了时间,约到应州一个酒楼包间商谈。

人齐了后,交换了信息。

有的夫子,听说其他家书院,和他们书院一样,退学的都是那些个平日里就成绩不好。

或者不学无术的。

瞬间就不气了,走了好啊,有他们在,和不在也没什么区别。

也有夫子,担心大批的人走了,影响正经读书的学子们。

要知道有个词叫人心惶惶,还有从众效应。

“我觉得不太可能,立志考科举走仕途的学子,肯定不会轻易动摇。”

“平日里成绩不错的学子,更是,放着好好的举人不考,去学个劳什子手艺,这不可能。”

“也是咱们过于担忧了,我倒觉得雪城开那个书院是好事。”

“听说,还教木工和打铁,很明显就是培养普通家庭学子的,培养出来的都是手艺人,有口饭吃,有一门技艺傍身。”

“这确实是一件好事,那边的生源和咱们的又不一样,不冲突啊。”

吃了一顿饭,大家都不着急了,反而想起了家中不听话没出息的孩子。

无论是自家孩子,还是旁支族人的孩子。

无心科举,对仕途无望的,他们都写信推荐家中这些子弟去雪城那个书院报名了。

本以为是一场危机,后来发现雪城书院简直是善举。

后面又听说雪城这次书院,包括之前的医学监都是九王妃建立的。

大家更加敬佩了。

尤其是家里准备送孩子去学习技艺的,都把顾雪夸上了天。

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到了新书院招生的日子。

这次招收的是男学子,顾雪不仅在杏花县贴了招生广告。

后面还让古玄出去了一趟,把各个郡县都贴了。

招生的范围不止一个县,覆盖了整个应州辖下的地区。

闻讯而来的学子人数比之前女子学医的人要多得多。

大家无论是坐牛车还是马车,自己单独来,还是由家里的管家或是长辈领着来。

顾雪都十分欢迎,甚至看到他们就双眼放光。

学子们此刻站在书院门口。

望着前方“新雪书院”几个大字,心中升起小星星。

这就是他们以后的书院了,开心和归属感袭上心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