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章 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契机(1 / 2)

加入书签

自从鹰国的三支远洋舰队撤离,南海局势恢复平稳之后,苏辰就不再关注外界的消息,而是带领研发团队全力进行“金雕”项目第一阶段的研发任务。

由于这次属于自主摸索研发,没有完整的技术资料支持,所以,哪怕有强大的虚拟工厂辅助,进展依然非常缓慢。

他们当前在第一阶段面临的问题,全都集中在发动机的零部件上。

经过虚拟工厂的反复模拟演算,一众核心工程师设计的数万个零部件里,足有三分之一达不到数据要求。

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是设计上的问题;另外的三分之二,全都是材料和加工技术上的问题。

加工技术问题不难解决,从外国进口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就可以;材料问题也不难解决,只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真正困扰他们的,是关键零部件的设计问题。

这让苏辰很是头疼。

工业设计最核心的基础学科是数学。

而偏偏我国在数学领域远落后于以鹰国和熊大国为首的数个国家,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以“金雕”项目首先要研发的第六代航空发动机简单举例。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发动机能够在不同飞行情况下进行自动调节。

这就类似于自动档汽车在不同路况、速度下可以自动换档,不需要手动操作。

战斗机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发动机的关键组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位置移动和形状改变,从而改变发动机的热力循环参数。

这就对这部分关键组件有着很精密的要求,尤其是各零部件间的密合度。

因为,哪怕只是一丁点的误差,都会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热力循环参数,进而影响整个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的速度和灵活度。

……

会议室里。

“苏总工,实在不行,就降低技术标准吧,以后再陆续更新升级。”

一位核心工程师犹豫良久,给出了这样一个提议。

这个提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当前最可行的办法。

因为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制造出一架第六代歼击机的原型机,然后在原型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升级。

现在的J-35和正在研发中的J-40,就是在J-20的技术基础上慢慢改进而来的。

苏辰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言。

道理他明白,但说实话,他不想这么做。

因为这么做耗时太久,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拉开与鹰国和熊大国之间的空中战力差距。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不可能一直带领这个项目,后面还有更重要的项目在等着他。

“今天的会就先到这儿吧,我好好考虑一下。”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起身离开。

等所有人都离开会议室,苏辰靠在椅背上皱眉沉思。

“上策是想办法在核心学科领域实现突破,下策是降低设计难度和技术标准。”

“时间啊,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时间……”

苏辰不由轻叹一句。

这时,放在口袋里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他掏出来一看,竟然是秘书处副秘书长周林打来的电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