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 【光刻之殇】(二)(1 / 2)

加入书签

大约两个多小时后,苏辰神色复杂的关闭电脑,靠在沙发上沉默不语。

事实果然如他猜测的那样,虽然夏国和龙国处在两个不同的平行时空,但那段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却几乎完全一致。

龙国的光刻机技术发展,的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短暂辉煌过,甚至在国际禁运和技术封锁,没有任何资料可供研究和参考的艰难条件下,一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仅稍稍落后于鹰国半步。

1971年,我国研制出第一台光刻机和分步重复照相机,并投入规模生产,供应全国半导体行业使用。

这是我国第一代光刻机。

1980年,我国第一台“自动对准分步投影光刻机”研制成功,加工最细线宽为0.8微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投入批量生产。

这是我国第二代光刻机。

哪怕直到今天,世界上也只有鹰国、岛国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

1990年,第三代“自动对准分步投影光刻机”研制成功,并通过了电子工业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极为严格的专业技术鉴定,确定其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继续研发下去,我国的光刻机技术不出十年,就足以追平,甚至反超鹰国。

只可惜,很多事情都没有“如果”。

由于一些内外部原因,最终导致光刻机技术研发完全陷入停滞。

一代人用了整整近三十年的时间,付出了无数艰辛与日夜的技术成果,就此付诸东流。

直到2010年以后,光刻机技术才重新被重视起来。

直到2015年以后,国家才重新全力研发光刻机技术。

但为时已晚。

足足二十多年的时间差,造成了技术上的严重断层。

如今我们必须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努力,同时还要花费至少1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弥补这巨大的差距,令人扼腕叹息。

必须要提及的是,我国光刻机那段辉煌的发展史,与一个人息息相关,那就是徐端颐,徐老。

而那个时空的夏国与徐老相对应的关键人物,就是考验关卡中的那位徐所长,徐瑞生。

苏辰现在的心情很复杂。

有怨吗?

有。

有恨吗?

谈不上。

不同的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国情,面临的选择也就不同。

虽然那时的选择导致了国家如今面临的光刻机技术困境,但也打下了我国如今综合国力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牢固基础。

苏辰摇了摇头,把这些纷杂的想法抛出脑海。

“现在想这些没有任何用处。现在最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完成关卡,得到A级评级,获取光刻机的完整制造技术!”

他回到床上躺好,再次进入虚拟意识空间。

现在思考问题的最好去处,无疑就是这里。

“欢迎回来,苏辰。”

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顾倾城那完美无暇的绝世容颜。

苏辰轻轻点头,坐到书桌后面,皱着眉头,一言不发的静静思考。

顾倾城认真打量了他两眼,微微一笑,转身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杯香茶,轻轻放到他手边。

苏辰的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思考当中,并没有发现。

过了很久,苏辰从思考当中脱离出来,一眼就看到了手边的茶。

“你还能做这些东西出来?”

他有些惊讶。

顾倾城微笑不语。

苏辰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唇齿留香。

“好茶!”

他赞叹一句,并没有过多留恋,而是直接道:“帮我开启考验通道,我要再挑战一次。”

“好的。”

顾倾城轻轻挥手,通道再次开启。

苏辰起身,没有一丝犹豫,踏入其中。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