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1章 毒策(1 / 2)

加入书签

燕北亲自制定的发展不如不发展!

主要攻略的是清查汗国,清查汗国不如大元帝国,而工业发展,最初需要的是信任、需要的是资本和资金,这个概念是很多人完全没有的,甚至很多国家仿照大燕帝国发展,反而出事的根本原因!

在对于帝国大量的老贵族而言,也就是这批大量的老乡绅,以及大量的大贵族而言。

他们不需要工业发展的,如果没有大燕帝国的压力,哪怕是他们自己内部想要工业革新,他们也不会答应的,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我是领主,我是县长,我是村长,是在这个地方的土皇帝!

我是土皇帝,未来我的儿子,在这里也是土皇帝。

而我上面的大贵族,只要我该给的东西,每年都给够,我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而一旦面临发展,比如我是一个县城县长,我的县城现在需要修建工厂,未来我的县城可能从现在的每年产出几千两白银,变成几十万两白银,而在这个革新的过程中,这个工厂需要资金。

而这个资金是外来的,如果是外来结合当地的我,保证我的利益,就是在未来,每年赚取的几十万两,我能够从中分一杯羹,甚至我能够掌握主动权,我肯定愿意发展!

而我要是拿不到这个利益,那我肯定不愿意让这个县城发展。

因为我是土皇帝,发展之后,这个利益圈层没有我了,哪怕我现在不被清理出去,未来也迟早会被弄走,甚至弄死,我肯定就不能让他发展!

大元汗国和大燕帝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情况,未来清查汗国也是不同的情况!

大燕帝国,燕北下令屠杀全国两三百万贵族,杀的就是这些县长的家族、村长的家族,因为燕北知道,我不杀你们,工业革新的这些利益我必须分给你们,而如果我分给你们了,那我朝廷税收就不够了。

这批人是掌握权力的人,掌握这个地方的土皇帝,他肯定有各种合理合法的策略,让每年产出假设为三十万两利润的县城,变成账目上,产出只有三五万两,这样他就上交三五千两作为税收。

而每年实际上应该上交的税收,大概十分之一,也就是三万两,除去三千两,剩下的两万七千两,由县长和外来资金的人来分这个钱,他们就成为帝国的蛀虫了!

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燕北下令全部斩尽杀绝。

他没有时间一个个去合法的对付这些家伙,索性直接用不合法的办法,干掉这批人。

而后他派遣锦衣卫去各地,还是假设县城工业革新后,建设工厂,比如牛仔裤工厂,比如牛奶工厂,发展畜牧业等,每年能赚取三十万两,那就是国企赚取这些,大燕帝国户部直接入账三十万两。

不过是三万两税收+国企盈利的二十七万。

而大元汗国的情况不同,是大燕帝国的商人,在燕北的指示下,他们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投资一方,一个是中间人,投资方是明面上大燕帝国商人,比如戴沐、比如康有天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