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获取文臣支持(1 / 2)

加入书签

燕北哪里不知道有奴隶制度的坏处!

那九千万奴隶,是不给朝廷任何赋税的。

导致一亿八千万人口的大燕,赋税仅仅是比大桓王朝高一点而已。

这九千万人,被各种豪门,各种富裕家庭给圈禁,免费用其劳动力,不给钱财。

市场上的东西就无法快速流传,燕北想要振奋市场,采取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就做不到。

现在大燕有机床,已经可以做到最基本的生产线。

那就是最普通的珍妮机,可以将布匹的速度,大量生产。

并没有太多的百姓,来开这样的机器。

对,不是这种半自动化机器,挤占工作岗位。

反而是,工作岗位太多了!

因为奴隶不能正常的工作,寻常的百姓们,一家四口,老头老太太种菜养鸡,家里顶门柱子男的种田!

妻子闲暇时刻,织布就可以了。

所以,并没有太多的人出来,进工厂工作。

燕北想的是,废掉奴隶制度,将大量奴隶从各家各户中夺取出来了!

这些多出来的大量人口,少部分去种地!

大部分去开各种半自动化的机器,生产轻工业的产品!

比如布匹丝绸等等,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在国内售卖,也可以拿到西域去售卖。

这些工人,相互交错,平日里做一些力工的工作,或做其他的工作!

他们赚取到了钱财,再去买布匹,形成内循环。

朝廷就可以从中收取不少的钱财,作为税收。

除此之外,还可以研发出种植机器等,大量种植各种粮食。

甚至可以开设养鸡场,开设养牛场等,这都需要大量的人。

现在燕北要主导的工业化,是最初步的工业化!

正开始点亮各种科技树,养鸡场,养牛场,纺织厂,食物工厂等!

这就需要大量的人。

这些人,只能从奴隶上来解决。

因为原本的百姓,他有田有产,未必愿意出来做工。

同时,又需要市场出现大量的人!

大量没有工作的人,在燕北的政策下,可以催生出各种工厂出来,做到内循环!

单纯让大量百姓去做工,是催生不出来大量工厂的。

大燕王朝,虽然可以开启各种工厂,作为国企。

但市场根本还是需要大量百姓、大量中小商家才行。

一切的根本,就在于人。

大量的人进入市场,大量的工厂开始劳作,同时人获取报酬,再去消费!

消费完,再去工作,形成一套循环!

对比奴隶制度直接掠夺他们的劳动成果,那是最拉胯的选择。

因为可以直接掠夺,但其后面产出的成果会越来越少,甚至直接没有产出。

燕北将自己的想法,叙说给霍光听。

霍光表示道:“陛下,何不如直接将技术公开,让各大富户们,开办工厂!”

“霍光啊!朕要的是消费!”

燕北没好气地说道;“富户开办是可以,一个富户一个月赚十几万两!”

“顶得上一百个工人一个月赚几万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