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章 瓜分战利品(2)(1 / 2)

加入书签

“耶律旗!”

“坐下!”耶律宗面色深沉,思索些许。

他看向姚书,国师姚书微微摇头。

打不得,现在确实打不过大燕军队!

何况,连连苦战,战士们都已经成了疲惫之师,需要休养生息了!

“罢了!就这样吧!”

“不过在瓜分铁矿和铜矿上,我们要占更多!”耶律宗示意着姚书。

姚书安抚两边将领坐下,再度站出来说道:“大小铁矿,三十七铜矿……”

燕桓二国的矿产储备,跟昭武九姓这小国差不多。

这是因为昭武九姓,生存在衡州山脉上。

这条绵延千里的山脉,全都是铁矿和铜矿,再加上数量稀少的银矿和金矿!

这也是为什么,三百年,昭武九姓能够修建出这么多坚固城池的原因。

有这么多铜铁资源,要不是昭武九姓人少,争霸天下的就是昭武九姓了!

姚书和霍光,唇枪舌剑。

最终决定,天下第一铁矿,天都铁矿归大桓所有。

这个铁矿产量,大概是大桓每年铁矿年产量的三分二,等同于是大燕年产量的一半。

有了这个铁矿,大桓年产量,从每年五十万吨铁,直接提升到了一百五十万吨!

火器主打的便是资源。

剩下铁矿,归于大燕。

大燕从原本年,百万吨铁矿,提升到一百五十万吨。

看似两国的铁矿产量,已经趋近于等同的。

但为了得到天都铁矿,大桓舍弃了所有的铜矿。

原本大桓每年铜矿,年产量大概是在七十万吨左右。

这些铜作用很大,不止是武器,还有加上各种铜象、钱币等。

制作大炮,现有的技术,几乎都是青铜炮为主。

铁炮密度不够,没有气密镜,无法制作,即便有气密镜,也无法做更大口径的铁炮。

燕北倾向于与更大口径铜炮。

大燕,原本铜产量五十万吨一年。

现在提升到一百三十万吨一年,可以制作大量的大铜炮和小铜炮。

比如虎蹲炮、连环炮等等,可以极大的提升火力。

两国君王瓜分完利息,各自离开了金帐,回到了自己的帐篷中,召集自己的属下商议。

燕北这边,文武群臣都在!

“陛下!我们得到这么多的铜矿!”

“末将建议,手炮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了!”

霍柏义主动说道:“手炮计划,末将认为,可以建立一支手炮军!”

他说的手炮军队,指的是小口径的铜炮。

这种铜炮,大概在二十斤左右,是可以由人拿着来行动的。

这种铜炮,发射半磅炮弹,射程在两百米左右,但是杀伤力远超过加兰德步枪兵。

且可以在战马上完成装填,由骑兵来携带大量的炮弹,打完一发就跑。

再装填再回来射击,基本上用来取代弓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