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 全班上春晚(1 / 2)

加入书签

C戏剧学院96级表演系,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完美落幕。

成绩最好的是曾黎,最差的是演尸体的那两个,而且差点不及格,因为忍不住笑场了。

这次的小品竟然获得了表演系各位教导的一致好评。

这是林放不能理解的,他以为会被骂一顿的。

常莉老师甚至把这个小品的剧本写成报告,递交了上去,学院经过研究决定把这个小品继续往上递送,一直到了教育和文化部门,听说有几位高级领导大赞创意新奇。

薛莹春嗅到了机会,利用音巢文化前段时间被神化了的名声,携十八位新聘的精挑细选的优秀经纪人(有部分是电视台跳槽出来的资深娱乐记者),杀上中*电视台谈判,要把表演系的小品硬塞进去春晚的节目名单里。

甚至为了在9点到10点这个黄金时间段出演,薛莹春大手一挥,一张300万的支票拍在桌子上,赞助了。

音巢文化的赞助,不需要打任何广告,不需要冠名,也不争整点报时,只要求小品必须在黄金时间段播出。

中*电视台一看,这不是冤大头嘛,插个队,300万就到手了。

不用给他们打广告,不用给他们隔几分钟就要念一次名字,整点的报时报秒也跟他们没关系。

再说了,薛莹春早就做好了准备,之前烛光晚餐的那个老领导,现在主管广告部门的谭主任,在一旁替音巢文化说话。

电视台一把手没想多久,伸手把支票一收,让秘书把合同拿过来,签了。

就这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同学们,本来心心念念的寒假,就这么被取消了。

关于这点,常莉老师倒是很赞同。

毕竟春晚这个舞台是最好的也是最大的,多少人梦想能上这个舞台都是求而不得。

得到消息的同学们,一个个兴奋地打电话回家,说今年自己要上春晚了,全班一起上,让家人们记得必须一定要看自己的表演。

林放得到这个消息后,想着留在京城陪曾黎。

但是曾黎觉得,从得到消息开始,因为班里的小品是插队的,所以大家必须到中*电视台去加紧彩排。

薛莹春为了方便戏剧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参加彩排,租了大巴每天学校电视台两点一线。

加上电视台不允许什么探班啊之类的,防止彩排内容泄露,导致林放留在京城实际上很难才能见得到曾黎。

所以,曾黎让林放回去羊城陪爸妈过春节,记得除夕那晚守着电视看春晚就行。

林放想了想,也就答应了,没有坚持。

离开京城之前,林放与陈呈去视察了链家中介的发展如何。

左晖自拿到投资以后,第一时间就是去租铺位,然后统一简约风来装修这些铺位,接着招聘中介经纪人,不是青春靓丽的美女,就是阳光帅气的小伙子,经过两周的临时培训,现在有6成的铺位已经可以投入使用。

这些中介经纪的培训手册,是陈呈回人大找教授和老师们帮忙编写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洗脑特好用。

林放看了下这培训手册,好家伙,跟传销都差不多了,现在有点怀疑将来那么多的传销,他们的手册是不是都这样子来的。

本来左晖担心还没开始营业就把钱花光了,结果这些靓妹帅哥一上岗,瞬间就展现出了培训的效果,那些路边大妈摊根本不是对手,两三下就霸占了四环以内8成的市场份额,隐隐有往外扩张到五环的趋势。

陈呈根据林放给的建议,给链家中介设计了一套底薪+提成的薪酬方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