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5章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 / 2)

加入书签

付朗点点头,一松手刹,大踩油门火速追上去。

唐家在石城这边的产业,名叫腾运有限公司,地址位于南郊的工业开发区。

从资料上显示,规模在唐家产业中属于中等。

这边的总经理名叫倪成雨,是四年前才提拔上来的。

用了半个多小时,出租车才抵达腾运公司的大门。

唐风下了车,打量着腾运公司的建筑群。

石城这里他是第一次过来,父亲和爷爷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这时,安保室走出一位中年安保,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唐风。

主要是唐风戴着半边面具,显得独立特行。

“先生,请问你找谁?”中年安保问。

“我找你们倪总,他在吗?”唐风答道。

中年安保笑了笑,“小伙子,那你的运气真不好,倪总在半个小时前刚走。”

顿时,唐风就无语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倪成雨,他要到石城,并没有通知对方。

唐风摸出手机准备给倪成雨打个电话,转念一想,又暂时放下。

他说道:“老同志,那我等他一会吧,能不能在你这里坐一坐。”

“哦,那你进来吧。”

唐风走进安保室,值班的也只有中年安保一人。

“不好意思,我不抽烟,今天也没有带。”

中年安保很客气地摆了摆手,“没关系,我现在也不抽烟,都戒烟好几年了。”

唐风笑呵呵地说:“你行啊,许多人都很难戒掉的。”

中年人笑了笑。

“我是没办法,早晨起来咳得太厉害,不得不戒。”

“哦,小伙子,你找倪总有什么事?”

唐风随口答道:“我过来谈点业务,以前就说好了的。”

“老同志,我看你们公司蛮大的,有多少员工啊?”

他在这里东一句西一句的与中年安保闲聊起来。

有时候,要了解一个公司的基本状态,最真实的还得从职员身上入手。

职员们说的不一定正确,那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也不同。

可职员们的口中往往能了解到账本上没有的内容。

话说杜龙、秦月陪着林千雪去收石城这边的一笔外债。

欠款的是以前的一个经销商,由于经营不善,公司倒闭之后,写下欠条就回到老家石城。

债务不多,只有五万左右,属于很小的一笔欠款。

此人名叫潘卫年。

比较棘手的是,潘卫年打下的欠条已经是五年前的。

因为联系不上潘卫年,造成欠条也无法及时更换,从法律角度讲,已经过了追诉期。

林千雪前来,算是碰碰运气,能收回是最好,收不回也没有办法。

往往这种情况,取决于一个人的诚信问题。

根据当时潘卫年留下的身份证复印件,她和秦月、杜龙找到位于城东的阳光城。

从建筑主体看,这是一个老小区。

杜龙带上中华香烟到保安室打听,里边有位年轻安保。

“大兄弟,请问你认识小区里的潘卫年吗?”

他适时地递上一只香烟。

“潘卫年?”年轻安保摇摇头,“没有印象,我不认识这个人。”

“你稍等一下,我帮你问问后门的老张,他在这里上班的时间最久。”

杜龙笑着说:“那太好了,谢谢。”

年轻安保非常热心,立即用对讲机询问:“老张老张,咱们小区以前有个叫潘卫年的人吗?”

他重复了一遍,那边才传来一个声音。

“有啊,不过搬走了。”

老张又说:“潘卫年的老婆死后,他就把房子卖了还债,现在好像是在建兴路,开了一个小副食店。”

“怎么啦,谁在找他?”

“有个外地朋友。”中年安保答道,“那就这样啊。”

他挂断了对讲机,“你大概要去建新路找找。”

两人的对话,杜龙也听得很清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