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节(2 / 2)

加入书签

泰定帝无可奈何,毕竟天大地大,孕妇最大,再者朱至回来,北平也可以暂时交给曹国公。

那,没什么值得迟疑的,泰定帝火急火燎的把朱至喊回来。

朱至能怎么办,只能辛苦曹国公。反正后勤上的事,曹国公那是相当的熟练,加之为人耿直忠厚,可是大明为数不多既守规矩,还一心为老朱家谋算的人。

自家人要是都信不过,那还能信谁?

曹国公进了北平之后,这才知道北平到底有多少事,对此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朱元璋和泰定帝把北平交给朱至。

尤其在知道这里里外外的工程,那钱全都是靠朱至赚钱支出的,朝廷可是半分都没有出!

曹国公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朱至一直急于敛财!

她能不敛吗?

她敛的那些钱可不是给自己用的,而是供应北平修建,开运河,通道路,修宫殿,北平上上下下,有多少地方动了,曹国公努力因想当年初见北平的时候,北平是什么样的。

最终,曹国公放弃了。他就没找着足够眼熟的地方。

朱至交代曹国公的事也不在北平,而是辽东等北元之地,用朱至的话来说,须得让北元的百姓意识到大明确实有为他们谋划之心,把他们变成自己人,日后才不会有不断的变故。

修渠引水,以供草原上的百姓日常所须,最好,适应开荒种田的地方,怎么也得种种田。

那这水路工程就更得用心了。

曹国公听完后不可置信的盯着朱至,不确定朱至有没有说错。

“你手里还有钱吗?”不怪曹国公迎面一问,他是不问都不行了,朱至花钱的地方有多少,得以大概看了一眼账本的曹国公心里多少有点数。

“本来是没有的,最近我又找着了几个赚钱的门道,赚的都是富商们的钱,所以我又有钱了。”朱至没有想到有生之年竟然会被人问她有没有钱。

她是谁啊?她可是嫁妆无数的安和公主。

真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朱至知道把自己的嫁妆整理整理,那照样能搞出不少钱。

曹国公实在不知朱至面对每日的支出如此大,是怎么做到镇定自若。

“伯父这些年借着你的东风也攒了不少家底,我也捐点。”曹国公想了想,开始从怀里掏钱了,朱至赶紧按住道:“算了吧,您就是捐了也是杯水车薪。”

......曹国公能说,他感受到朱至对他那点钱的嫌弃吗?他还没拿出来。

“真要到了我实在难住的时候,我一定跟您提,您看可还行?”朱至想啊,她好像不能一味的拂了长辈的好意,别管钱多或是钱少,都是长辈的心意,她总不能连句好话都不给。

曹国公想了想,好像就算他现在能掏出来的钱,真要是说起来确实是杯水车薪,他要不还是别给了吧。

“行吧,什么时候实在难了,我们这些长辈不少,真要是都凑起来,也不是不能给你凑出能缓缓的钱。”曹国公如是接话。朱至笑应着,同是也跟曹国公道:“那北平诸事就交给伯父您了。”

好说好说,当长辈的必须给朱至撑起来。

如此,北平的事朱至算是安排妥当了,跟着凉国公一行人一道回应天。

平顺王怎么说也是第一回 进应天,大明这一仗是打赢了,北元灭国,但于大明上下来看,该给北元的礼数得给。

远来总是客,平顺王初来应天,泰定帝且让朱雄英亲自来迎。

当平顺王得知是朱雄英这位太子亲自接他,自然受宠若惊。第一时间下马走到朱雄英面前,连声客气道:“不敢当,不敢当。”

饶是朱雄英早从朱至嘴里得知,这位是相当聪明也懂得低头的人,真正见识到,他几乎和朱至得知这位竟然那灵活时一样的惊讶,这确定是北元人?

与朱至交换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各自的身影。

人就在这儿,怎么样都是有目共睹。接下来是朱雄英的主场。

“平顺王初来应天,陛下特意命孤来迎接,舟车劳顿,平顺王辛苦了。”朱雄英抱拳含笑招呼人,平顺王毫无压力的道:“公主安排得十分稳妥,辛苦是万万不曾的。”

赶路就没有不辛苦的,架不住他面对的是大明,而他已然是阶下囚。国已然灭,既然求生,便只能乖乖听话,好好的对待眼前的这些个祖宗,不惹他们烦,不叫他们针对,他的后半辈子才能过得好。

“请。”难得碰上一个不摆架子的北元皇帝,行吧,他既对大明俯首称臣,只要他安分守己,大明是容得下他的。

“请请请。”平顺王万万不敢走在最前面,连连与朱雄英和朱至相请,他们先行,他们先行。

“远来是客,平顺王且请。”朱至出面,且让平顺王放心往前走吧。再要是推三阻四的会招人嫌弃的。

平顺王毕竟跟朱至打的交道比较久,瞬间明了朱至言外之意,他敢不听吗?

乖乖往前走,落于朱雄英半步,也算是表明他的称臣之心。

就这动作,朱雄英看在眼里,不得不感慨,这位还真是狠狠做功课了,知晓究竟入了大明该怎么保住自己的命,叫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末了一眼扫过朱至,朱雄英无声询问,这一位果真是真心归顺的吗?

若是打着归顺的名号,如此低得下头,将来或许更有可能成为他们大明的心腹大患,不可不防。

朱至给了他一记放心的眼神。该防的她从来都防着,若只是能低得下头也就罢了,若寻思低头换取机会卷土重来,会有他吃苦头的时候。

第156章 家法

◎责罚◎

朱雄英信得过朱至, 便引着平顺王往宫城走去,路上没忘记为他介绍介绍应天。

应天这个地方, 怎么说呢, 平顺王曾经是否来过,又或者是否听说过,无人在这个时候提及这类伤心事。

平顺王也十分配合, 每每朱雄英说到某处地方时, 都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儿,叫朱雄英和朱至看在眼里, 不得不冲他竖起大拇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