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6节(2 / 2)

加入书签

“旁人算计我,我都无所谓,更何况你我是同伴。”朱至并不清楚陈亘怎么理解同伴这两个字。但在朱至这里。同伴那就是可以生死与共,并肩作战的人。

陈亘虽然是松了一口气,却也明白朱至纯粹是不喜欢计较。

处在朱至的位置上,算计她的人从来不少,如果没有涉及人命,也不涉及国家的利益,朱至无所谓别人怎么算计。

“这些日子能否让妾身跟皇后娘娘学习学习?”明了朱至的底线在哪里,陈亘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朱至有些诧异,陈亘道:“郡主能否帮我?”

明显陈亘已经打定了主意。而陈亘会有此打算,为的究竟是什么,朱至并没有细问。

“你想好了?”朱至虽然不问,却也要确定陈亘是否非要如此为之不可。

“方才并未想好,但现在已经想好了。”陈亘握紧了手,显得有些紧张。视线落在朱至的身上,带着几分热切。

回想着朱至刚刚所说的一番话,陈亘觉得自己其实可以做得更多,那样还能帮到更多的人,也能帮到朱至。

或许从前会是痴心妄想,但现在未必事不可成。

无论如何,她要试一试,赌一赌。

“因为我?还是因为我哥?”朱至想了想,陈亘能见到的人无非是她还有朱雄英,所以能让陈亘突然下定决心也只能是他们两个中的一个。

面对朱至单纯只是好奇的眼神,并没有察觉陈亘的企图。心头一跳的陈亘终是开口道:“两者都有。”

“我知道了,其实我奶奶也挺喜欢你的。既然你们一见如故,那自该让你们多相处相处。”朱至是听过马皇后对陈亘赞不绝口的,自知陈亘的作为在马皇后眼里十分值得赞许。

为善者不易,更何况救那么多的女子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知遭受了多少非议。

然陈亘还能坚持做到现在,难能可贵。

所以马皇后也想对陈亘给予肯定,希望能够激励陈亘继续做下去,将来能够做得更好。

马皇后和陈亘算是各有所图。既然如此,那就把她们堆到一块去,让两人相互成就,更能达到彼此的目的。

“娘娘之所以召妾进宫,郡主觉得只是因为皇后娘娘知道了妾的作为,对妾多加赞赏?”陈亘被朱至扶着缓缓的走往东宫的方向,还是不得不多问一嘴。

“是吧。反正我回来就听皇奶奶提起你了。难道你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内情?”朱至是没有听马皇后提起别的,但是陈亘这言外之意似乎还有别的内情?

好奇的打量着陈亘一眼,总觉得陈亘突然变得怪怪的。

“妾只是好奇。毕竟妾也想讨得娘娘的喜欢,用娘娘做妾的后盾,以后就算郡主不在应天,妾也能尽快解决问题。”陈亘的理由还是挺充足的,毕竟进了宫的女人,有哪一个不想讨的马皇后的欢心。

陈亘已经占了先机,若是不趁此机会让马皇后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增进她们之间的感情,那不是白瞎了这一次进宫的机会。

“想讨我奶奶的喜欢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以诚待人足矣。”朱至理解陈亘为什么会想讨得马皇后的欢心,也不吝啬于为她出主意。

“比起我爷爷一味依喜好行事,我奶奶才是真正的高人。在她面前少动心思,毕竟她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都要多,跟她耍心眼,那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吗?”朱至一向很少在马皇后的面前耍心眼,既是因为性格问题,也是因为没有必要。

马皇后和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那性格,风风火火,眼里不揉沙子,可是马皇后却是沉着内敛之人,不动声色的盯着你,且让你使出十八般武艺,她照样能不为所动。

陈亘听着朱至的话,神色微凝,也就明白了到底该怎么跟马皇后相处。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相比于考虑该怎么跟马皇后相处的陈亘,眼下朱至和陈亘已经回到了东宫,常氏的声音传来,朱至示意陈亘莫说话,她还是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吧。

第118章 心思

◎谁算◎

常氏的声音中带着哭腔, 朱至站在门口,让陈亘先躲一边去, 她探头先看看情况。

朱至一眼看到屋里不仅常氏和朱雄英在, 就连太子都回来了。

也对这么大的事儿,太子还能坐得住才有鬼。

“事情还没处理好,你先在这坐着歇会儿。我进去看看。”明显里面讨论的事情不适合让陈亘知道, 所以朱至才会把人安置在门口, 没把人带进去。

“是。”陈亘也不问里面到底出了什么事,只乖乖应下一声是。

朱至让人给陈亘搬张凳子, 靠着墙坐着。

陈亘也没有要东张西望,探听里面到底出什么事的意思。安安静静的坐在墙边, 等着朱至。

“无事,不过是不合适而已,再挑一个就是了。”常氏扑向太子,抽泣着,太子搂住常氏, 拍拍她的背, 安抚着。

“谁都知道今天要选太孙妃, 而且人选也早就定下了,突然停下, 肯定得有人打听到底出了什么事。这样一来, 我们雄英的面子都丢尽了。”常氏担心的难道不是朱雄英颜面尽失这事?

“听娘的意思,您当时就应该立刻选定人选。反正除了那一位, 不是还有其他的姑娘吗?定下人不就不用担心丢了我哥的面子?”朱至走进去立刻给常氏出主意, 不想常氏都顾不上在太子怀里哭了, 斩钉截铁的道:“不行。”

铿锵有力的两个字, 常氏用帕子拭着眼角的泪道:“那么几个姑娘家他们都查不清楚, 闹出这样的事,不让人再仔细查查,我敢定下?定下再知道,我们家是认得认,不认也得认。”

换句话来说,常氏纯属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常氏说到这里,视线落在朱雄英的身上,又想哭起来了,“怎么就这样。不是说都退亲了吗?既然都退了亲了,我们雄英怎么就不能跟人定亲了?”

是的,常氏选定的太子妃,朱雄英偶然得知,对方曾定过亲,就在几个月前与男方退了亲。

至于为什么退亲,朱雄英也有所耳闻,架不住被退亲的人心下不服,告到朱雄英这个正主儿前,以至于朱雄英不得不赶紧赶回宫,好让朱至出面阻止常氏定下人选。

“唐时太宗皇后长孙氏,欲为太宗聘郑氏为妃,一应聘礼文书都准备妥当,只差黄道吉日迎郑氏女入宫。太宗重臣魏征进言,郑氏女早与朝中重臣陆爽许配之,太宗若纳郑氏为妃,是为夺臣之妻。纵然陆爽否认,只道两家早年交好,往来相赠之礼纯属两家交好朋友互赠,绝无他意。太宗信之,欲继续准备纳郑氏为妃。魏征以唐高祖为例。高祖平定长安时,偶遇一女,甚喜之,纳入宫中甚宠。然此女已嫁东宫舍人辛处俭,高祖闻之,将辛处俭调离东宫,放任于偏远之处,以令辛处俭在被夺妻之时,惶惶不可终日,唯恐高祖杀之。太宗闻此,打消纳郑氏为妃之心,更是对陆爽下达赦书。”朱雄英如此娓娓道来,听得常氏一愣。

“唐太宗知人善用,更是善纳谏言,方有房玄龄,杜如晦等良臣相助,开创贞观之治。夺他人之妻,无论真假,都会是真的。只会令天下笑我朱氏竟然与臣民抢妻,叫我朱家民心尽失。”朱雄英不得不跟常氏直指其中厉害,好让常氏莫觉得了退了亲的女子,他就能娶。

常氏第一时间看向太子,无声询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