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节(2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里,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这些文人啊,这些年我只顾着收拾淮西功臣,以至于把他们抬高了,反而让他们觉得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他们说什么是什么。”

越说,朱元璋越是生气,太子道:“那儿臣出手?”

“不,我来。我将他们扶起,也得给他们立下规矩。”朱元璋不是怕事的人,他当初为了抑制淮西功臣,不得不想办法将文人扶起,以达到借文人的手解决功臣们的目的。

只是先前无所觉,如今朱雄英和朱至出门一趟,怎么闹腾最厉害的竟然是文人?

本来朱元璋觉得淮西的功臣们一但察觉他的打算,明了他要借朱雄英和朱至的手收拢军权,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人一定会是武将们。

对,武将不是没闹,但那些都是什么人,朱元璋能心里没有一点数?

比起那些武将,眼下处处挑朱元璋毛病的人,企图打压朱至的人,他们冲的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突然意识到,让朱雄英和朱至出去一趟不仅为收军权,更为看清大明的文官们,他们变成什么模样!

哼,一个个拿着德行说事,对旁人诸多要求,他们却连基本的与人为善都抛之脑后了,难道以为没有人注意到。

因而,早朝上,有备而来的文臣们揪着朱至和青.楼女子有所往来这一点不放,最后却被朱元璋当朝喝斥。

不仅骂了,朱元璋更是干脆利落的将这些人革职查办,毕竟如果朱至救人,义诊,在他们看来都算是德行有损,他们一个个言外之意是要见死不救,究竟是谁的德行有亏?

值得一说的是,千百年前或许朝廷会担心没有读书人,没有当官的人。

时至今日,天下读书人数不胜数。朝廷的官位,根本无法满足读书人们。僧多肉少,朱元璋换下一批人,明明白白的要求所有当官的人必须要有一颗善心,更得有一颗为民之心。

无分贵贱,于大明而言,天下百姓都是大明的百姓。因此,朱元璋绝不许朝中重臣弃大明百姓不顾。

这话的意思足够清楚,无非是告诫天下官员,大明的百姓无论是什么身份,都不是他们可以舍弃的。

朝廷如此态度,对于青.楼内的女子而言,自是让她们高兴的。

其实她们早就已经不把自己当人了,没有想到在朝廷的眼里她们却还是人。

自知事起之因竟然是因为朱至,一时间朱至在青.楼女子之间的口碑达到了顶峰。

随后,有人想借这人多口杂之地散播不利朱至的谣言,不好意思,楼里的姑娘们一概不愿。

人既行善,她们断然不能伤了这份善心,更该知恩图报。

纵然世人都说戏子无义,婊.子无情,却是不然。

这却是后话。

此时的朱至终于是见到她心心念念想请的编舞的能人。

一个风.流倜傥的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一身白色长袍,发上两处龙须随意洒落,人是自己送上门的,也无二话,开门见山的道:“小人江流。听说郡主在寻小人。”

“你是有功名的秀才,自称小人多有不妥吧。”朱至没有忘记此人的身份,秀才。

既是秀才出身,也是有功名之人,不该如此自称。

不想自称江流的男人挥挥手道:“郡主无须在意,小人久居青.楼之地,朝廷没有夺去我的功名已然是手下留情。也是咱们这儿的父母官怜我有才,故而手下留情,若是换了别的父母官,早就上表朝廷,夺了小人的功名。因而这也是迟早的事。小人还是莫改口了,以后再改也麻烦。”

这样的理由让朱至无话可说。想得真通透是吧。

“你如何知道我在寻你?”朱至没有忘记自己寻江流的消息应该不会外传,因而江流从何而知,她颇是好奇。

“猜的。听闻郡主亲自走一趟青.楼是为看舞,可惜有人坏了郡主的兴致,倒是没能让郡主看个尽兴。”江流如是长叹,看起来确实为朱至没能去那儿看到他编的舞而遗憾。

不过,朱至就不觉得了。

“所以送上门来你是想告诉我,你愿意帮我?”朱至只要问自己的目的是否能够达到。

“但凭郡主吩咐。”江流一副相当好商量,也愿意为朱至所用的态度。

“条件呢?”朱至相信江流既然猜到她的打算,必然有条件。一个可以考取功名的人却不愿意考功名,其中的原因朱至无意深究,但人来到她这个郡主面前,必然不可能没有所图。

“郡主果然是聪明人。小人为郡主举荐一位舞伎,此女舞技堪为西安第一人。小人希望事成之后,郡主能为此女去贱籍。”江流也不跟朱至绕弯子,立刻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的要求。

“好。”朱至答应得爽快,毕竟她不是也冲着舞跳得好,让朱元璋赦免那些教坊司的女子的打算,才会准备的?

江流没有想到朱至答应得如此爽快,倒像是早有准备。

不过这样也好,跟聪明人谈交易不用绕弯子,大家的时间都宝贵,挺好的。

江流露出笑容,立刻问起朱至:“但不知郡主对这支舞有什么要求?”

朱至的确有要求,可是江流听完朱至的要求后,瞠目结舌。

“郡主好大的口气。”江流感慨一声,朱至挑眉接话道:“否则我又怎么会专门找你这样一个读书人。”

要不是有难度,难不成皇宫大院或者是各地的教坊司找不出能编舞的人来?

“这支舞要是编得好了,这些女子将来都可能成为良民。”朱至慢悠悠的丢出这句话,惊得江流抬头与朱至对视。

朱至如此大的口气,真不怕,将来要是做不好被人笑话吗?

“机会只有一次,你可千万别错过了。”提出要求的江流,难不成愿意半途而废吗?朱至的要求若非高,也不会敢对江流许下承诺了。

“郡主就不怕我把事情搞砸了?”江流确实舍不得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这可能是这一辈子唯一的机会。

然而江流打量着朱至,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好大的手笔。

不料朱至听着江流的话露出了笑容道:“我输得起,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输得起。”

和江流有所不同,朱至单纯只是想做成一件事,所以才会费心思。哪怕做不好,朱至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而江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必须得把事情做好。对于江流来说朱至是他唯一的机会。他必须要把握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