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6节(2 / 2)

加入书签

他虽然仗着是使者,极嚣张,但却明白假如是在自己国内,若大周的使者得了鼠疫,他们肯定是不会理会什么“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一定要立刻烧的干净。

所以他“将心比心”,竟偃旗息鼓,不敢吱声。生怕自己也被料理了。

迎宾馆的官员上报,太医院立即派了一名太医过来,为他们诊脉。

使者以为太医是来催命的,虽已经意识不清有些危殆,还是胡乱骂了几句,不肯相信周朝的大夫。

那太医见状便不理他,出门后对迎宾馆的人说道:“这黄毛真是茅坑里的石头,要不是怕他死在这里,朝廷面上不好看,谁理会他呢。”

迎宾馆的人也说:“可不是?前两天骂天骂地,不知道说了多少难听的话。真真的神憎鬼厌,忽然病倒,莫不是天也看不过眼?”

偷偷一笑。

太医把随身带的升麻鳖甲汤给了他们三副,道:“今日熬两副,明儿再喝另一副。其他人要用,再去照方子抓药就是了,横竖药铺都知道。”

“这就是杨侍医想到的那个药方?升麻鳖甲汤?”迎宾馆的人忙接过来,双眼发亮。

太医笑道:“当然,只不过这么好的方子,喂给那个臭石头,真是糟蹋了!”

送太医去后,迎宾馆的人一阵商议,这使者又臭又硬,未必肯喝这汤药,不过……死在这里的话他们确实也要担责。

于是便命人熬了,私下里说道:“他要喝就让他喝,他若不喝……就是他命数到了。”

汤药是送去了,使者起初确实也不想喝,看那乌黑的一碗,甚至以为抓到把柄:“这必定是毒!是要毒死我!”

要是在先前,迎宾馆的官员兴许还会解释几句,但因他先前表现太过糟糕,故而这边竟没有人管他。

还是使者自己带来的人小心说道:“这是他们的一位女太医开的方子,说是很灵验,救活了不知道多少人,大人还是喝一碗试试看吧?这鼠疫若不用药……”

使者虽然打心眼里不信,但更怕死,于是命手下的人先尝尝看有没有毒。

手下喝了,活蹦乱跳,使者才略放心,捏着鼻子喝了大半碗。

不料才过了半天,身上的症状就去了一半,这使者大为错愕,简直以为是神迹。正另一碗药送来了,他二话不说,一口气喝光了,简直是抢着喝的。

还算他命不该绝,三副药下肚,之前把他折磨的半死的那瘟症,已经消散无踪。

私下里,说起周朝的大夫跟神奇的妙药,他们也是不敢再胡言乱语的,而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羡慕。

他们国内,虽也有巫医,但却并不见这样灵验。

这日,使者来至宣王府,参见两位王爷。

端王道:“听说你先前也害了症,已经好了?”

使者说道:“多谢贵国杨太医的良药,我已经好了。”说这句的时候,还透出几分心服口服。

宣王淡淡道:“既然这样,那就商议开擂台的事吧。”

不料使者道:“且慢,在这之前,我有个请求。——我想要见见贵国太医院的杨仪。”

端王跟宣王对视了一眼,问道:“这是何故?”

使者还算彬彬有礼:“我对杨侍医的医术极为钦佩,很想亲自见见她的为人。恳请两位王爷准许。”

宣王皱眉:“杨仪之前也染了症,且她身子弱,此刻正休养中,未必能见你。以后再说吧。”

使者道:“因为我国并没有这样出色的大夫,何况又是个女子,我心中甚是好奇,是诚心诚意想见的,恳求王爷答应。”

端王还在思忖,宣王已经不耐烦:“你到底要不要商议打擂台的事情,还是说,你们已经想认输了?”

使者见状,只得先放下此事。

这日杨仪因为受封,便要进宫谢恩。

一大早起身,沐浴更衣。

杨登跟杨佑维特意陪同,毕竟他们也是要往太医院去的,正好一路。

今日杨达却不曾同行,他早早地打发人告诉杨佑维,说是身上不舒服,让给告假。

杨佑维心实,怕父亲有个不妥,立刻就要去探望。

邹其华拉住他:“这会儿你去干什么?没得更找不痛快,父亲必定身上没什么,不过是因为仪儿被封了侯,他心里脸上一时过不去罢了。”

杨佑维眉头微蹙:“这是为何,难道不是好事吗?”

邹其华是知道杨达的,素来自恃身份,自高自大,别说是她们这些女眷,就连杨登他都看不在眼里。

之前更是对杨仪各种挑剔,一度还想把杨仪弄给林琅做小老婆,如今杨仪啪啪地打脸,他如何过得去。

杨佑维道:“父亲难道还担心仪儿给他难堪?真是多心了,仪儿又不是那种记仇的人,心胸比男子还宽广呢。”

邹其华笑道:“总之你不用去,只跟二老爷一起,陪着仪儿进宫谢恩罢了。”

杨登跟杨佑维骑马,陪着杨仪的马车,出了太府街。

正将要到长安街的时候,后面有人叫嚷:“站住,是不是杨家的人?”

杨登回头,却见有几个身材高大、高鼻深目的人骑马向着此处赶来。

“那是什么人?”杨登回头问杨佑维。

杨佑维看了眼,望见其中一人微黄的发色:“听说鄂极国的使者,就是黄发深目,是不是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