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4节(1 / 2)

加入书签

他们都知道佟伟吉和刘乃应什么性格,如果不是有真材实料的学生,他们根本就不会把关注放在他身上。

因此这些行业内的大佬,对岑淮安也有了想考察的兴致。毕竟被争抢的一定是不差的。

他们轮流问岑淮安问题,岑淮安还没开始回答,就被刘教授给拦住了。

“淮安,不用理他们。你们这些人,别想着考察我学生,去问你们自己的学生,我学生我自己会教。”

那些人说刘教授小气,刘教授一点不在意自己被安了这样一个名声。

小气就小气了,也比自己学生以后被这些不要脸的人抢了好。要知道一个有天赋又踏实品性还好的学生多难找,他好不容易才能找出来岑淮安和他学姐这两个。

岑淮安在半导体的天赋上还比他学姐更好,他更得把岑淮安藏严实了。

众人一下飞机,没有休息,直接先去参观H国半导体厂,有技术人员带领。

他们参观的是H国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半导体芯片是他们研究的重中之重的科技成果。

技术人员向他们自豪地展示自家的优秀产品,而岑淮安一行人从进来之后就开始沉默。

他们以为自己的研究很不错了,但在H国龙头半导体公司里,他们发现了自家的半导体研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这不是几年的差距,也不是努力就能立马追得上的。这种差距让所有人都心情沉重,也让他们无视了技术人员隐隐中炫耀鄙视的心态,只关注这些东西本身。

岑淮安很快调整好心态,不仅仅去听技术人员说,还把他的疑问、感想记下来。

在这个场合里,岑淮安说话不合适,他教授都没有说话,是由他们国家半导体带头人和H国的人交流的。

今天的参观结束,回到酒店教授就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想要赶上H国这些国家半导体的发展,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学姐语气有些冷地开口:“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研究的东西,是他们早就淘汰的东西。”

学姐的话不多,这是岑淮安第一次听她说这么多,可见她心情的不平静。

岑淮安不是什么不了解的学生,他同样知道自己国家的半导体的现状,虽说没有了解得那么透彻,但能看出来H国的半导体芯片多先进。

“老师,我想回去后国家应该还会有动作。”

刘教授点头:“我知道。未来还得靠你们,淮安,你看完之后今天有什么感想?”

岑淮安主要关注的技术方面的,他列出了自己所想要知道一些技术难题。

那些东西是华国现在没有做到的领域,而H国已经研究出来了。

刘教授听完之后,眉头皱得更深了,眼神欣慰地看着岑淮安:“我带你来果然没有带错,你能看得比其他人更远。”

学姐听完岑淮安说的话,同样陷入了沉思。

刘教授开始说他关于岑淮安问题的一些实验尝试,尽管都失败了,但也是一个方向。

“我们缺的是时间。”

之前那些因为战乱各种各样原因,科研停滞的时间。

华国的半导体研究,开始得太晚了。这中间几十年的差距,不是那么快能弥补得上的。

不仅仅是岑淮安和刘教授他们在讨论,其他大佬和学生,也都在说今天参观后的想法。

无一例外,都产生了一种紧迫感。

第二天继续参观,除了芯片还有其他的半导体成果,H国半导体公司想展示的东西很多。

除了展示之外,还有技术交流。

当然H国的半导体研究人员不会把核心科研技术说出来,他们也是打太极。

而华国想研究出来成果,还是得靠自己。

H国的参观没有多少天,后面都是各种交流讨论,岑淮安跟着学到了很多。

这些打太极的话里,也有各种关于半导体的知识。岑淮安就是努力从里面提取有用的。

从H国回来后,刘教授的实验又加快进度了,把所有学生逼得苦不堪言。

原本那些学长学姐还想给岑淮安捣捣乱,结果他们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根本没有心思想为难他的事。

而此时,国家也有了动作。

第127章

那些半导体大佬们参观完H国龙头半导体企业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后, 受到的打击不是一星半点。

回国之后便向国家汇报,并且开始申请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

岑淮安从刘教授那里收到通知时,国家新的秘密项目已经开始启动, 刘教授接到项目通知后,就开始准备申请加入这个项目里。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资格加入这个项目, 国家支持的项目一定会有大量的资金和优惠政策倾斜。

所以只要能申请到这个项目,对于以后的研究就不用担心因为资金不够夭折了。

半导体芯片的研究,说到底还是需要真金白银砸进去,不然连做实验的材料都买不起, 还怎么做研究。

刘教授在京华属于半导体研究中的佼佼者了,他做的研究学校支持了大部分, 各种拨下来的资金优先给他。

可刘教授还是有捉襟见肘缺少资金的时刻, 他自己在外面拉了不少投资,和开的半导体公司合作。

而这次的国家新项目又是一个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