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节(1 / 2)

加入书签

“刚下宿舍楼,在往东门赶呢。”

“好,我快到东门了。他们几个说已经到了。”

林桐应了声,加快走路的步伐。

路上又打了个电话给谈亦,他昨天熬了个大夜做项目。比起学院的其他同学,他很早就找到了导师,还因为突出的数学能力被大几届的学长邀去帮忙创业。

他做的这个项目,就是那个学长拉来的投资,任务量还行,但因为他过几天就要回a市了,所以赶着这两天做完。

透过手机,林桐听到对面谈亦低低的声音。

嗓音有点哑,应该是熬夜的缘故。气息里也带了淡淡的疲倦。

“你来吗?”林桐心疼他熬夜,所以希望他还是在宿舍里好好休息。

“嗯,我收好东西就过去了。”

但谈亦却觉得熬夜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事。高中学数学竞赛的时候,每天下了晚自习还要学到凌晨一点也是常有的事。

学习本来就没有什么捷径,就算是天赋异禀的人也是如此。

所以他虽然有些疲惫,但比起想见到她来说,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

挂了电话,刚好走到东门,林桐就见一大群乌泱乌泱的男生,期间夹杂了两三个女生。

都是实验班的同学。

快期末的时候大家就在群里默契约定,说期末考完,如果没什么要紧事情,就先别走,留到北大未名湖冰场开放,然后一起去滑冰。

未名湖的冰场并不是每年都开,且开放的时间也不能确定,因为冰场能不能开、什么时候开完全取决于当年北京的气候。

而今年运气不错,北京早早下了雪,温度也降下来,未名湖慢慢积起了冰,厚度不小。树洞也说今年未名湖应该会开冰场。

果真前几天发了推送,定了今天是冰场开放第一天。

知道消息后,大家在群里锣鼓喧天,烟花爆竹齐放,热热闹闹地搜滑冰的攻略,以及要带好什么装备,要学习什么姿势……

远远地就有人开始招手向林桐打招呼。

这些人里有一半都在清华。但清华的西门和北大的东门只是一街之隔,近得很,所以大家一开始在班群里定下的集合地点就是北大的东门。

林桐回应地挥手,笑着走近。

一个学期没见,她感觉大家的变化都挺大的。

有的同学高中的时候挺沉静内敛的,但这个时候一看,活泼不少。有的同学则反过来,曾经的跳脱好动增添了几分沉稳。

林桐也觉得自己变化了一点。

北大自由包容的环境,遇到的老师和同学,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都在无形中拓宽她的眼界,增长她的见识。

这里告诉她,一切思想都能得到理解,都能被认真倾听。

所以那些曾经影响过她的自卑、胆怯,如今她再看,只是淡淡一笑。

她收回思绪,耳边是他们激动的闲聊、讨论。

什么奇葩的老师、课程啦,什么厉害牛逼的同学啦,还有哪个食堂的饭真的很好吃,下次有机会要带同学去吃……

好像又回到了叽叽喳喳的高中时代,还是那一群笑容飞扬的少年少女。

“哎林神,谈神不来吗?”有同学问她。

林桐说:“他在来的路上。他昨天刚熬夜做了个项目。”

“哇这么牛!大一就开始做项目了!”

“草怎么到了大学还在被卷!”

“你还没习惯吗?我已经被室友卷麻了。”

……

大家又聊起第一个学期,说课程的难度,牛上天的同学……

很快谈亦到了。

人算到齐,大家就向未名湖走去。

冰场开放的第一天,还没走到未名湖,就已经听见里面热闹的声音。

哈哈哈的笑声、惊呼声、说闹声……盘绕在湖面上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买好票,换好鞋,一群人严阵以待,整装出发。

……嗯,然后齐齐摔倒。

出师未捷身先倒。

因为大家大部分都是纯正南方人,a市本来下雪就不算太多,冰场也多是室内滑冰场。所以真正会滑冰,或者说熟练滑冰的同学很少。

再加上一起滑的时候,你牵着我,我牵着你,只要一个人摔倒,他的手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地紧紧攥住旁边的人的手,旁边的人本身就站得颤颤巍巍,极为艰难,被这么一带,瞬间整个庞大的队伍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哗哗倒下,众人惊呼,场面壮观。

林桐也在多米诺骨牌的行列中,她旁边是宋可莹。宋可莹被另一边的冯扬带倒,然后她一倒,又带动林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