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节(1 / 2)

加入书签

自从上次两母子不欢而散时,这还是头一次见面。

直到赵姑姑提醒,他才起身向皇后行了一礼,将她迎坐下,问:“母亲怎么来了?”

皇后的目光落在他额角的伤,眼圈蓦地红了,哽咽,“闹成这样三郎满意了?白白便宜了那贱婢!”

谢珩沉默片刻,道:“不做便不做,儿子也做得累了。”

“胡说!”若真被废,他以后当如何自处。

皇后安慰他,“眼下他在气头上,待事情平息些,我亲自去同许公赔不是。你放心,他想废储没那么容易。”

谢珩“嗯”了一声。

皇后盯着他额头的伤看了一会儿,问:“还疼吗?”

谢珩喉结微微滚动,摇头,“小伤而已。”

皇后一时之间也不知同他说什么好。

两母子静坐片刻,皇后起身,“那阿娘先回去了。”

临走前,她回头看了他一眼,想起那日吵架时他说的话,道:“三郎若是累了,去玩也是可以的。”

她头一回说出这样贴心的话来,谢珩不由地抬起眼睫看她一眼,这才发现她其实已经不年轻了,脸上虽敷了脂粉,可依旧未能遮住眼角的细纹。

皇后见他不作声,以为他还在不高兴,想了好一会儿,道:“三郎从来不说,阿娘不晓得三郎心中有那么多委屈。”言罢,便离开了。

直到她人走远了,谢珩才回过神来,微微红了眼眶。

*

许家。

许贤回家后不久便得到东宫禁足的消息。

许贤想了想,将这一消息告诉正在屋子里修养的桃夭。

桃夭愣住。她没想到太子竟然也会因为犯错被拘禁。

她想了好一会儿,问:“太子是个很好的储君对吗?”

她虽然总觉得他是个“假道学”,可是从前在桃源村时,也常听人夸奖太子一心为民。哥哥提起他时言语监十分赞赏,是个十分值得追随的君主。

许贤没想到她会问这样一句话,沉思片刻,十分公正地评价,“太子殿下是极好的储君。有□□遗风。”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圣人半点也及不上太子。

桃夭又问:“拘禁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吗?会废太子吗?”

许贤见她一小小女子发生这种事竟然没有怨恨,而是能够想到这些,心中很是宽慰,道:“废立储君谈何容易。此次不过是对太子小惩大戒,也算是给阿宁出气了。”话虽如此,可太子竟然敢公然对抗圣人,恐怕此事不会轻易收场。

桃夭放下心来。

若真是因为她导致储君被废,换一个不靠谱的储君上位,天底下的老百姓恐怕一人一口唾沫也要淹死她。

这时管家来报,“宫里来人了。”

许贤道:“阿宁这几日就好好在家里休息,暂时哪里都不要去。若是不放心那两位老人家,阿耶便派人将他二人接入府中暂住。”

桃夭乖巧“应”下来。

许贤才回到书房,管家便道:“宫里一共来了三拨人。圣人,皇后,以及太子殿下皆下了赏赐。”

许贤闻言眉头紧皱。

圣人同皇后意在安抚,太子殿下今日此举简直是公然在同圣人对着干,究竟意欲何为!

管家又将一封书信呈上前,道:“方才金陵沈家来了书信。”

许贤打开看了一眼,面色发白。

管家瞧见他面色极差,忙问:“您还好吗?”

半晌,许贤吩咐,“府里的婚事暂时不必准备了。”

管家楞了一下。

沈家这是退婚了!

许贤又道:“此事先不必叫小姐知晓。”沈家退婚,沈时恐怕早就得到消息。

先看他如何决定。

若是他还肯娶,他便是豁出老脸,也会为他挣出一个好前程。

并不知晓已经被人退婚的桃夭倚坐在榻上望着窗外发呆。

天暗黑得厉害,院子种的几棵海棠树的枝叶被风刮得像似要翻转过来。

采薇见状来连忙上前关了窗户,道:“这样大的风,恐怕要下大雨了,小姐再受了凉就麻烦了。”

果然,没过一会儿纱窗上映下一道闪电,几声震耳欲聋的雷响过后,屋外头哗啦啦响起雨声。

桃夭道:“来长安那么久,几乎不曾见过这样大的雨。”

江南倒是多雨水,时常连绵十天半个月。

想一想,她也很快回江南了。

她心中一动,道:“我绣的嫁衣哪里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