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节(1 / 2)

加入书签

桃夭终于松了一口气,赶紧回去睡觉。

可不知怎的她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亮才入睡。

一觉醒来,竟然已经到了晌午。

她赶紧起床洗漱,这时宋大夫端着一碗熬好的药递给她,叫她送去东屋。

桃夭才端着药进去,就听到院外有说话声,像是张氏的声音。

她把药递给谢珩,走到窗子往外看,果然瞧见一脸喜色的张氏正在与宋大夫说话。

她知道定是说昨日相亲之事,赶紧收回视线,谁知张氏眼尖,已经瞧见她了。

隔着窗子,她笑道:”亲事成了!”

她嗓门大,正在吃药的谢珩也听见了,不由地抬眸看了一眼桃夭。

她白皙的面颊微微红了,有些局促不安地咬着自己的指甲。

这时屋外的张氏已经走了进来,朝谢珩点点头,上前牵着桃夭的手,笑,“你害什么臊啊,那李郎君说了,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他必定满足!”

桃夭迅速看了一眼谢珩,低着头不作声。

张氏只当她害羞,拉着她出了东屋。

人到了院子,宋大夫道:“若是人真有淑兰说得那样好,那就嫁。”

张氏又去看桃夭。

她正低头在那儿玩蚂蚁。

过了好一会儿,她道:“如果他同意我耶娘一块去我就嫁。”

张氏一听傻眼了,这要是亲爹娘也就罢了,哪有一个寡妇带着公婆改嫁的?

这样的要求简直闻所未闻,莫说张氏惊讶,就连宋大夫都愣住。

他心里头感动万分,面上却板着脸道:“纯属胡说八道,我活这么大年纪,还没听说寡妇带着公婆改嫁的!”

桃夭倔强,“从此以后就有了。”

宋大夫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了,转过脸不作声。

张氏忙道:“那我回去问问。”

张氏一走,宋大夫不停劝桃夭,可无论他说什么,甚至搬出宋莲生,她都咬死不松口。

说多了,她就背着竹篓去山里,一去就是一整日,把宋大夫急得嘴上起了两个燎泡。

等了约有五六日,就在宋大夫以为这么好的一门婚事又要黄了的时候,张氏突然回了消息。

李郎君说只要桃夭肯嫁,他愿意将桃夭的公婆奉做岳父岳母来供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便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了。

桃夭再坚持,那就显得不知好歹了。

媒婆上门提亲那日,桃夭在宋莲生的坟头坐了一整日,晚上回来后,对宋大夫道:“阿耶觉得好那我就嫁。”

宋大夫闻言哭了一整晚。

于是两家商定好,五日后李家来下聘。

一时之间,桃源村宋家那个美貌的小寡妇要带着公婆改嫁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在桃源村那棵百年大榕树下的大池塘,惊起巨大涟漪。

春花娘道:“这种二嫁的能有什么体面,哪里比得了我家春花。我们春花,那可是我娇养出来的,十里八村的大小姐!”

前两天,她家春花订了城里卖米粮的孙家,光是聘礼都五六抬,她在村里见人就说,大家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此刻她又吹嘘起来,大家忍不住在心底翻了个白眼,心说你家春花论模样论品性连桃夭一个手指头都比不上。

春花娘见大家都不理她,又道:“我看啊,那个李郎君要不就是长得丑要不就是身子有毛病,要不然,怎么会同意这种事儿!”

曾去过李家绸缎庄买东西的英子年说:“我见过一次,模样虽不如莲生,可也很不错。”至少比她那个矮麻子女婿强太多了。

春花娘愤愤不平,“那就是身子有什么毛病!”

自从上次被张氏骂过,宋大夫来要过钱,家里男人都大吵了一架。

大家都不敢接茬,可也泛起嘀咕,这李郎君莫不是真问题?

五日后媒婆上门,带来的聘礼足足有十五抬,浩浩荡荡进了宋家,把宋家本就不大的院子堆满了。

其中光是上好的绸缎满满五大抬。

这李郎君模样好不好不知道,反正体面是给足桃夭,就连看热闹的小孩都备了糖果。

村里人别说从来都没有见过哪一家二婚给这么多聘礼,就连头婚的都少见,各个奔走相告,都围在宋家院外看热闹。

成日在屋子里看书养伤的谢珩听着外头喧哗的动静忍不住往外看了一眼。

只见一个脸抹得惨白,涂着血红大口的女人正在一堆红绸子里,扯着嗓门跟微微弯着腰的宋大夫说话,将那个“李郎君”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他下意识去寻那个成日里笑呵呵的小寡妇,却见她蹲在花圃里侍弄着那颗叶子边缘已经焦黄的美人蕉,神情格外落寞。

她似察觉到他的目光,突然转过脸来,白皙的面颊上似还挂着一滴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