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节(1 / 2)

加入书签

他本以为阿娘见识少,不过夸大其词,没想到那人真有她说得那般好。

桃夭这时已经回屋拿了东西出来,笑,“仲和大哥我可以了。”

*

赵仲和的马车在一个时辰以后驶进万安县街道上。

桃夭见沿途街道几乎一尘不染,就连街道两旁的乞丐都几乎不见了,心中觉得有些奇怪,便问赵仲和。

赵仲和道:“是长安的贵人南下巡视,郡守生怕这些乞丐碍了贵人的眼,要求肃清。县令只好把乞丐暂时安放在城外。”

怪不得。

这时马车停下,桃夭抬头一看,竟是县衙角门。

不等她说话,赵仲和笑,“你兰子姐姐听说你今日进城,非要见一见你不可。”

赵淑兰成婚以后一直帮衬自己,桃夭觉得确实该去打个招呼。

赵仲和这时已经上前敲门。

很快便有门房应门。

门房一见是赵仲和,正要请安,见他身后还站着个体态风流的小娘子。

小娘子十五六岁年纪,云鬓堆积,肤白若雪,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淡绿襦裙,却难掩倾城之色。

甫一见到这样一个神仙妃子似的人物,门房看呆了眼。

直到赵仲和不满瞪他一眼,他才回过神来,连忙引着两人往后衙走,

一行人走了约一刻钟,才到衙门内院。赵淑兰早已叫了一个丫鬟在门口等着桃夭。

赵仲和交代桃夭两句,便去衙门了。

小丫鬟领着桃夭穿过一道水廊,在一个花团锦簇小花园停下,道:“我们夫人说让您坐等片刻,她随后就到。”

约坐了一刻钟,赵淑兰还没到,桃夭见园中一棵海棠开得极好,情不自禁走到海棠树下,正看得出神,突然听到月门传来动静,还以为是赵淑兰来了。

谁知一转头,一着月白色圆领袍杉,生得斯文俊秀的年轻郎君不知何时出现在水廊上,正呆呆望着她。

第8章

几时可以下聘

桃夭也不知那人是谁,向他行了一礼。

那郎君回过神来,立刻回了一礼,“见过娘子。”

桃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正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一回头,只见一个着绛红襦裙,披白色披帛,年约二十,长相端庄,身材较为丰腴的美貌妇人。

正是赵淑兰。

她心底松了一口气,连忙迎上去,柔柔一笑,粉腮旋出两个酒窝,“兰子姐姐好。”

赵淑兰握住她的手嗔怪,“你这个小没良心的,若不叫你来,你便不知道来看我。”

说罢,像是才看见水廊的男子,惊讶,“李郎君怎么跑这儿来了,夫君还在书房等你。”

李郎君向赵淑兰告辞,走出很远,还不断回头。

赵淑兰见桃夭一直低头看脚尖,也不多言,领着她去自己屋里。

一推开门,就见厚厚地毯上坐着一个着宝蓝色的棉袄,脖子上挂着一个金项圈的男娃娃。

他嘴里正咬着一个鹅黄色鸭子布偶,一见到有人进来,立刻丢了手中的鸭子,伸手要抱抱。

正是赵淑兰才一岁多的儿子,生得粉雕玉琢,非常可爱。

桃夭上前把他抱起来亲亲他白嫩的脸蛋,从怀里摸出本来打算托赵仲和送给他的小老虎给他玩。

那小老虎是用各色布头拼接而成,里面塞了软软的棉花,两个眼睛绣得活灵活现。

赵淑兰见儿子特别喜欢,笑,“也只有你才有这么巧的心思。”

桃夭笑笑,又掏出一个小匣子递给她,“这是我自己调的香料,姐姐闻闻喜不喜欢。”

“竟然还有我的,算没白疼你。”

赵淑兰接过。打开匣子,一股子极其淡雅的丁香气息萦绕在鼻尖,淡淡的,香气宜人。

她惊喜,“果然不错,比上次我在长安买的还要好,可有名字?”

桃夭摇头,“不过是在山里采药时无意中得来,姐姐若是喜欢,我下次再带些来。”

赵淑兰点头。

两人说了一会子家常,赵淑兰叫母乳把孩子抱走,切入正题,“你觉得方才那位李郎君如何?”

“李郎君,”桃夭疑惑,“谁?”

“就是刚才小花园遇到的那个人。”

桃夭想起来了,摇头,“我没注意。”

赵淑兰见她傻乎乎,只好开门见山,“他今年二十有三,家里做丝绸生意,你觉得他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