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节(1 / 2)

加入书签

张氏闻言眼泪差点没掉出来。

若是宋莲生还在该多好,那样漂亮有学问,性子还极好的孩子就这样没了,别说莲生娘受不了,就连她一个外人想想都心疼。

也不知这一家子往后怎么熬!

*

张氏走后不久,宋大夫从屋里出来,望着正晒草药的桃夭欲言又止。

桃夭揉揉泛红的眼睛,“我知道阿娘不是有心的,阿娘从前可疼我了。”

宋大夫一言不发又回屋去,看着抱着儿子衣裳呜咽不止的妻子老泪纵横。

这样下去,迟早拖死孩子!

*

饭后,桃夭拿出赵淑兰托她做的绣活,费了一个多时辰绣好最后一针,把绣品用一块布包好后朝着村北头走去。

赵里正是村里最阔的人家,去年刚刚建好的一座二进二出的宅院在村里一众矮屋里格外显眼。

桃夭到赵里正院子的时候,赵里正不在家,院子里只剩下正在晒黄豆酱的张氏。

张氏见她来了很高兴,连忙招呼着她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坐下,又从屋子里端了一盘前日里闺女送来的点心搁在她面前,看着她脸上的红痕,心疼的眼圈都红了。

“我没事儿了。”桃夭笑笑,把包袱里叠的整整齐齐的枕巾拿给她。

张氏接过来一看,眼睛都直了,不住赞叹。

桃夭这一手绣活真是绝了,尤其是上头的蝴蝶,绣得栩栩如生。

长得这么水灵,加上这刺绣的手艺,这要是搁在普通人家待嫁的姑娘,恐怕提亲的人连门槛都踩烂了,什么样的好人家找不到。

她越发觉得可惜,“那个陈八两不是个省油的灯,你得为自己多打算打算。”

要是他真住到桃夭家里头,那就麻烦大了!

寡妇门前本就是非多,谁知道传来传去成什么样。

顿了顿,又道:“你要是抹不开面儿,婶儿帮你问。你想找个什么样的,跟婶儿说实话。”

桃夭咬着白嫩嫩的指尖,还是那句话,“我不挑,愿意给我做上门女婿就行,要不您看着找找。”

张氏知道她是丢不开宋莲生的耶娘,叹息,“你这孩子就是个傻的,能给人做上门女婿的,那能是个好的吗?”

桃夭眯着眼睫笑,“万一就捡着一个好的呢。”

张氏被她逗笑,把早早准备好的钱塞到她手里,“是是是,说不定就从天上给我们桃夭掉下来一个上门女婿!”

从赵里长家里出来后,桃夭数了数钱袋里的钱,盘算着天气逐渐暖和了,过几日上城买两块布回来给耶娘做春衣,最好能说动阿耶再去一趟回春堂找大夫瞧一瞧阿娘的病。

既然上城,少不得要把草药也带上。

她见时间还早,打算再去山上转转。

只是这桃花山就是再大,也经不住她日日来。

她在山里转悠了一会儿,没采着什么值钱的草药,倒采了一些蘑菇,也算是收获颇丰,正打算去小河边洗干净再回家,谁知才到山脚下,便瞧见不远处落满粉色花瓣的浅滩上趴着一个身形颀长的人。

西斜的日暮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那人躺着的一片水滩里泛着血色的光。

流这么多血,不会死了吧?

第2章

别不要我

近了,桃夭才发现那人全是血,发冠应是被水冲散,乌黑的发丝如同水藻一样在血红的溪水里荡来荡去。小半张脸浸在被血染红的浅滩里,另外半张脸被胳膊挡着,看不清楚模样,只瞧着手背上的肌肤很白。

她弯腰伸手去探他的鼻息,谁知原本昏迷不醒的男人突然抓住她的手腕。

还活着!

桃夭惊骇出声,以为他醒了,可只一瞬的功夫,他又趴了回去。

伤成这样,竟然还这么警惕,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桃夭吐了几口气,用力将他翻过来,待瞧清楚他的模样愣住了。

是个生得极俊美的郎君,看着跟莲生哥哥年龄差不多大。

宋大夫从小教她医者要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断然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她尝试着把男人扶回家去,可他生得高大,再加上昏迷不醒,死沉死沉,她光是把他从河滩上扶起来就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试着挪动一步,好容易扶起来的人跟只泥鳅一样往下滑。

她急急忙忙圈住他的腰,却被他带倒,“扑通”一声响,两人一起跌回河滩。

昏迷不醒的男人硬生生被她砸醒,“闷哼”一声,撑开眼皮子,漆黑的眼珠子微微转动,有气无力说了句“放肆”,再次晕过去。

桃夭赶紧从他胸前爬起来,见他小腹处又有鲜血涌出来,想着凭她的力气人是拖不回去了,得找辆板车来。

此刻宁静的小山村的炊烟袅袅升起,未避免被村里人看见这一身的血迹,她背着小竹篓抄小路回家去了。

*

家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