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节(1 / 2)

加入书签

“我给你划出一个范围,你帮我把这些低洼的地方弄成水田,以后再跟别人商量,从小溪那边引一条渠过来,经过别人的地边缘可能要花点钱,不过应该不会太多。”

扶黎疑惑道:“为什么不从山上引水?”

“山上的水够吗?”

“够,你又忘了?就算外面的小溪小河枯竭,水潭也不会缺水。”

云知拍了怕自己的头:“没忘,只是恢复记忆后还是没太习惯。”活了那么多年,记忆太多了,有些藏得深,要想的时候还得调动一下才能想起来。

“那就从山上水潭引水吧,外面的小溪跟人家的田地连着,我其实也担心他们种田的时候放化肥农药。”

化肥农药即使放入小溪中被更多水稀释,也还是会有残留,她还想着要不要弄点可以净化的植物,种在水流进来的口子那里。

既然可以从山上引水就不用担心这个了,可以省去很多功夫。

云知打开手机看自己做的规划图:“那这样好了,最低洼的地方挖成一个池塘,剩下的这些做成稻田。”

扶黎伸手在规划图某个地方虚虚地画了一个圈:“这里,也可以做成梯田”

云知暂时没决定好:“我回去再想想。”那块地方在水潭正下面,到时候往下引水肯定会经过。

本来还是要用来种茶树的,既然有水经过,改为梯田种水稻也合适,但茶树她也想种,得再找个地方,要是找不到,就继续种茶树,毕竟山脚下已经有低洼的地方可以改造成稻田了。

趁着下大雨,动静传得不远。

扶黎当场开挖,半山腰上,巨树在雨幕与夜幕的遮掩下越长越高,它的枝干延伸到完全覆盖住整座山。

藤蔓比以往粗壮很多,如巨蛇一般潜入水潭,穿过下面的水坑,在土里继续向下延伸。

待延伸到山脚下的土地最低洼处,树藤猛地整根抬出土面,一条自半山腰蔓延到山脚的水渠就这么出现了。

紧接着再在最低洼处一通狂挖,一个十亩大的池塘就有了。

云知在记忆中见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但每次都会惊叹一下,并对他进行夸奖:“真是挖渠机中的战斗机!那些施工队看到你都要馋哭了!”

扶黎没憋住笑:“别闹。”

“稻田要怎么分?我把田埂也给你做好了,要不弄一个超级大的稻田?”

“等等,我把图给你找出来,我都画好了,你照着图来。”

这会儿已经超过了云知往常睡觉的时间,两人忙活到凌晨。

其实主要是扶黎在忙活,云知躲在他树荫底下指挥。

第二天,云销雨霁,太阳晒屁股了云知才起床。

然后她就接到了邓大娘着急忙慌打来的电话:“云知,不好了,你家的地不知道被哪个缺德的挖了一个大坑!你赶紧过来看看吧!”

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云知暗笑,那缺德的人正在半山腰睡觉呢,而她是背后指挥的人。

“邓大娘,那是我让人帮忙挖的坑,准备用来种点荷花莲藕养点鱼什么的,除了那个大坑附近还有不少地被改成水田,你没看到吗?”

邓大娘听到她的话才放心了:“没看到,我是从另一头过来的,先到大坑这边,以前这里比较容易积水,但是也能穿过去,还想着从这里穿过去比较快呢,以后怕是不能了。”

云知没想到这大坑还有那样的用处,邓大娘能从那边走,以后要是有人觉得方便也会从那边走,现在有一个大坑拦在那里,到是能当个障碍拦住想要抄近路的人了。

水田云知没有弄成一大块,而是让扶黎用田埂把它们分成一个个相对均匀的小块。

其中一块在中间,另外四块上下左右围在四周。

中间那一块种含灵水稻,而含灵水稻最中央要种一颗开灵水稻。

在这一块地四周的四块水田里的稻子,她培育的时候也会用灵力培育,但不会让它们成为含灵水稻。

不过它们围在开灵水稻和含灵水稻那块水田旁边,多少也能受到一些影响。

改造完,水田后,半山腰下来的那一块地方,云知还是决定继续种茶树。

茶树苗本地没有,要么在网上订购,要么去隔壁省买。

云知到是想出门去实地看看,可惜开春家里事情多,云知忙不过来,还要在镇上雇人帮忙,哪还能抽出空去实地看苗?

只能在网上订,好在她有自己的能力,不怕被人骗,不然买的茶树苗,在网上买回来的苗,最后可能种出来却是柑橘也说不定。

跟邓大娘结束通话后,云知拿出自己的平板来看,学会用电脑以及全部的办公软件后,云知就放弃了使用电脑,转投平板的怀抱。

不是她不喜欢电脑,而是最近需要一直在地头到处走,携带平板比扛着笔记本电脑方便多了。

她给扶黎也买了一个,虽然扶黎想下山随时都能下,但他一个人在山上无聊的时候也能看看电视剧,打打游戏什么的。

就是不知道别人两只手打游戏,他N只手,手比八爪鱼还多,算不算开挂?

平板加上笔,移动线上办公真的很不错。

想要修改田地设计图的时候,直接就能修改。

这会儿她站在半山腰不久后会种下茶树的坡上,往上标记需要种多少茶树,种的范围,直接就能掏出平板标记好。

还能分屏,放一个写着家庭农场申请计划的小屏幕。

如果单一种茶树,想要申请小型家庭农场需要达到五十亩以上,但云知不打算以这个条件申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