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节(2 / 2)

加入书签

白露拎着刚刚从小九和小十手中接过来的白果小竹篮子,也顺着视线往远去的一大四小身上瞅了一眼,叹了口气,指着前院的东偏殿对着刘氏说道:

“刘嬷嬷,我们边走边说吧。”

刘氏点点头,握紧手里的包袱,快步跟上白露的步子。

待两人在刘嬷嬷的房间里坐下,白露看到刘氏连收拾东西都顾不上,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伸手将她拉到凳子上坐下,皱着眉头思忖了片刻,才打开话匣子对着刘氏详细地解释道:

“刘嬷嬷,你有所不知,其实十阿哥额头上的伤势好得很快,当天晚上被我们主子带回储秀宫后,是跟着主子一起睡得,差不多到第二天的时候干呕恶心的症状就减轻了许多,精神头也很好,我们都以为十阿哥这是恢复能力强。”

“谁知临近拆纱布的时候,看到他能认出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连南三所里的启蒙师傅都记起来了,却独独没有提起钮祜禄贵妃半句话,我和主子都感到很困惑,就试探着在十阿哥面前聊起了永寿宫的事情,然后愕然地发现他不仅把自己的嫡亲额娘给忘记了,永寿宫中的人也基本上忘得七七八八了,连他在那里生活的经历都给忘了,只记得我们主子是在大晚上从永寿宫里将他从‘妖怪’手里救下,把他抱回储秀宫的,旁的一概不知了。”

白露用手摩挲着手里的杯盏对着坐在对面的刘嬷嬷低声说出这句话,看到刘嬷嬷的眼睛越瞪越大,微微摇摇头,而后又脸色复杂地继续道:

“主子想让十阿哥有个快乐轻松的童年,可又不愿意让他长大后被人以不孝顺的名义戳脊梁骨,索性特意编了一个故事,说钮祜禄贵妃诞下十阿哥不容易,产后没多久就生了一场大病,昏迷不醒了。”

“知道你待十阿哥是真心的,因此才想着把你从浣衣局里调过来,每逢初一、十五这种皇子按例要进后宫给自己额娘请安的日子,就让你带着十阿哥去永寿宫里看看钮祜禄贵妃。”

“倘若他以后将永寿宫里的事情全部记起来,有你这个永寿宫的老人一直在身旁陪伴着他,想必对各方都好,不过张太医也说了,一般情况下很多孩子三岁之前的记忆都是记不住的,主子听到这种说法,也开口嘱咐我们了,说,如果十阿哥一直记不起来那些事儿,只要他健健康康、高高兴兴的,也别让我们多嘴说钮祜禄贵妃做下的破事儿,一切都随风去吧。”

刘嬷嬷将白露一字一句说出来的话全都记在了心里,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当世之人都极为看重名声,父母即便不慈,但子女也不能不孝顺。

皇贵妃让十阿哥去给钮祜禄贵妃请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顾全十阿哥的孝道,可以说是这是把十阿哥未来进入朝堂的名声都给提前顾忌到了啊。

她不禁叹了口气,出自真心的称赞了一句:

“唉,皇贵妃娘娘确实是慈母心肠,看问题看的很长远,其实十阿哥在永寿宫里也没有过过多少快乐日子,如果忘了就忘了吧。”

白露听到她这话也点点头,不过心中却还是有些赌,觉得主子实在是有些憋屈了,明明钮祜禄贵妃为母不慈,但是主子为了十阿哥能过个轻松的童年,还偏偏将她给美化了。

刘嬷嬷瞅见白露脸上的神色,也知道她最后一句话是带着自己对钮祜禄贵妃怨怼的情绪的,心思一转也拍着白露的手背轻声宽慰道:

“白露姑娘,或许是因为你没有生育过的原因,不明白皇贵妃娘娘的良苦用心,当母亲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的,而且钮祜禄贵妃虽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她两年多前把十阿哥生出来时,确实糟了一番大罪,也是冒着生命危险把十阿哥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在这一点上十阿哥确实是逃不开生母的恩惠的。”

“正因为皇贵妃娘娘也是生育过得,故而才会选择这么做的,钮祜禄贵妃已经成那样了,也算,算是咎由自取了。”

白露闻言,不由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而后低头抿了一口茶水,拧眉沉思着,没有再开口……

几日后,刘嬷嬷也渐渐适应了储秀宫的环境,小十因为熟悉的奶嬷嬷回来了,整日里更高兴了。

清晨带着伺候自己的小太监,和住在隔壁咸福宫的七哥一块,到前面的长春宫和翊坤宫喊上八哥、九哥一起去南三所启蒙,午时跟着哥哥们回来储秀宫用膳,下午陪着双胞胎一起玩耍,日子过得充实又惬意。

康熙来过储秀宫几次,看到小胤俄的状态越来越好,也将推迟了大半个月到五台山祈福的计划又重新提上了日程。

十月初,康熙开始将朝政都给移交内阁,让钦天监特意重新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十月初八这日带着皇太后、皇贵妃,裕亲王福全,以及从胤禔到胤祯十四个皇阿哥,四位公主,三位准额驸,和侄子昌全,一道从神武门里声势浩大的出发了。

作者有话说:

第二百三十五章

皇上带着家眷们亲自前往五台山为大清江山和黎民百姓祈福的消息没有对外进行隐瞒,因此初八这日,卯时初,天还是黑乎乎一片呢,京城里喜欢看热闹的老百姓们就提着罩着玻璃外壳的昏黄煤油灯,穿着棉袄,戴着护耳朵的毡帽,将双手互相揣在袖子里,缩着脖子,顶着初冬冷飕飕的寒风,站在街道两侧,对着紫禁城的方向翘首以盼。

到了卯时末,天空麻麻亮时,百姓们盼了许久,终于瞅见摆列整齐、气势英勇,走在最前方由八旗子弟组成的长长帝王仪仗队,忙惊喜地双膝跪在地上,恭敬地三呼万岁。

跪在离紫禁城比较近的百姓们瞅见,四辆宛如一间屋子那般大的豪华大马车,又圆又大的车轮碾着街道滚滚向前,紧随其后穿着一袭深蓝色绣着蟒纹吉服冬袍的裕亲王也骑着高大骏马,在他们面前拍马而过后,大多数低着头的老百姓们才敢抬起头打量着眼前这盛大非凡的皇家出行队伍。

他们借着头顶上方熹微的晨光往后面粗粗一看,发现除了前面那四辆大马车外,这后头还跟了近百辆运载东西的普通马车,以及近千人由带刀御前侍卫、宫女、嬷嬷、太监们组成的后勤队伍,都不由瞪大了眼睛,在心里为皇家的大手笔连连啧啧惊叹。

康熙和太子胤礽坐在头一辆明黄色的大马车上,身后紧跟着的深紫色大马车坐的人则是皇太后,四位公主,以及五阿哥、六阿哥和十二阿哥,最后第四辆金黄色的大马车上,则坐着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裕亲王世子和三位准额驸。

这三辆大马车路过街道时,都很安静,显露出来皇家的威严,唯独夹在中间的第三辆秋香色的大马车里隐隐约约传出来几声轻微的拍打玻璃窗的声音。

一些胆子大些的少年、少女闻声悄悄抬起头往马车上看,就看到车厢内漂亮的珠帘被几只肉乎乎的小手拨开,干净透明的玻璃窗前贴了好几张戴着厚实精致的暖帽,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好似佛祖坐下神仙童子般的小圆脸,甚至最中间头上戴着金黄色虎头帽的两张肉嘟嘟的小圆脸还长得一模一样。

双胞胎小哥俩瞅见街道东侧跪在地上的老百姓们正在目不转睛地瞧着他们,都高兴地咧开长了几颗白白小乳牙,嘴角挂着亮晶晶口水的小嘴,毫不认生地朝着大家挥舞着自己的小手,嘴巴开开合合像是在和百姓们打招呼一般。

看见这一幕后,跪在地上的百姓们都懵了,皇家对外一贯都是高贵冷艳的模样,他们哪曾见过这般接地气可爱皇阿哥啊,不知是谁突然高声喊了一句:

“冲咱们正招手示意的是之前□□大师曾说的那对皇贵妃所生的福星小阿哥啊,咱们快点儿给他回礼,能够沾福气的呀。”

话音刚落,就像是夜幕中绽放了一抹绚丽多彩的烟花一样,“唰”的一下子,原本威严肃穆的观礼气氛瞬间就热闹得好似炸开了锅一样,跪在街道上的百姓们忙抬起头激动地朝着坐在大马车里的小阿哥们示意。

甚至还有个口音听着像是陕西的壮汉,扯着嗓子大声吼道:

“双生小阿哥啊,额希望你能让额媳妇儿,今年怀上额滴孩子,额肯定会去龙泉寺给恁俩祈福嘞!”

大马车的隔音效果很好,皇贵妃原本是听不清街道上百姓们说的话的,可壮汉是握紧身侧的两个拳头,用尽全身力气大吼的,他的话搓成一条细线隔着玻璃窗传进车厢里,皇贵妃和白露听到这壮汉显然是将小哥俩当成送子的神仙童子了,一下子就懵了,两个大人还没有做出反应,趴在玻璃窗前的几个小奶团子瞬间就兴奋了,穿着一身红衣服像个如意荷包的小十四,白嫩右手的五指全部岔开,笑嘻嘻地轻轻拍了拍面前的玻璃窗,宛如在回应壮汉说的话一样。

这下子可不得了了,跪在地上的百姓们眼睛一亮,甚至有人站了起来,将双手放在嘴巴前,做成扩音喇叭的样子,朝着马车大声喊,人群中接二连三许愿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皇贵妃生的神仙小阿哥们,俺老娘摔了一跤就人事不省地躺在床上三年多了,俺希望你们俩能给俺家降下来点儿福气,让俺娘能快点儿睁眼好起来,如果俺娘醒了,俺老王也去龙泉寺给你们俩祈福,俺在这儿咣咣咣给你们磕头啦!”

“十三、十四小阿哥,我儿子已经两次落榜了,整天都很难过,我许愿你们俩能保佑我的儿子可以在这一次科举里面高中进士,若是儿子高中了,我老李定会带着族人们给你们俩在龙泉寺点上长命灯呢。”

“小阿哥们啊,侬俩要保佑唔财运亨通,早日在京城里买下一座三进三出滴大宅子,方便唔把家人们都从松江府里接到京城啊!”

“小阿哥们啊……”

“……小女子许愿,今年可以觅得一个如意夫君呀!”

坐在车厢内的皇贵妃听着民间百姓们像是把小哥俩当成许愿锦鲤,从“求子”、“求家人身子康复”,渐渐变成大胆姑娘们开口“求亲”了,内容眼看着说的越来越离谱了,而被自来熟双胞胎影响的小七、小八、小十一也都羞涩地冲着玻璃窗外挥手,小九更是眨着漂亮的桃花眼冲着外面的人群放电,小十嘴里咬一个甜滋滋的桂花糕后,也乐呵呵地冲着外面招手,忙喊着坐在门口的白露动手将玻璃窗上的卷珠帘都给放了下来,将几个小奶团子都给出声喊到了身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