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1节(2 / 2)

加入书签

康熙这时不由将目光聚在了地图上标注着扬州的位置,想起自学西学的黄履庄。

胤礽那晚脸颊涨得红红的、急声说出来推广西学的话又一一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将思绪给挥散,随后抬起步子绕过屏风,走到里面,来到一旁铺有明黄色绸布的长桌案旁,伸手拿起三柱香点燃,随后又移到了高大的供桌旁,双手举起三柱香对着摆放在大供桌上的列祖列宗的神牌恭敬地俯身三拜,紧跟着将冒着烟的香全都插在神牌下方竖耳的铜胎珐琅大香炉里,看着香炉旁边供奉的花果点心都很新鲜,他又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迈步往内厅走去。

进入内厅后,他站在几个蒲团前,仰头看着高高悬挂在墙上、身穿着明黄色龙袍、气势威严的翁库玛法(曾祖父)努尔哈赤的画像,而后目光顺势往后移动,在他汗玛法皇太极的画像上也看了几眼,当视线转到第三位看起来比他现在还要年轻几岁的汗阿玛福临画像上后,康熙细长的丹凤眼不由半眯,垂在身侧的两只大手也无意识地微微攥起来,紧紧地注视着他年轻时候、面容俊秀的汗阿玛,抿了抿薄唇,沉默许久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作者有话说:

【注释一】

①【历史上清朝□□后,就如何管理台湾的问题,又引发了清廷内部一场“弃留”之争。康熙帝明确指出:“台湾弃取关系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据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隶属于福建省。从此,台湾和大陆统一起来,其行政建制与内地划一。】来自百科,文中因剧情需要,用自己的话换了个表述。

【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台湾再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对□□立有大功的施琅认为台湾乃□□、粤四省左护,“虽属多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因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康熙帝深以为然,遂决定于次年(康熙二十三年)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即台南的台湾府,以及诸罗、台湾、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此后,从福建、江浙一带渡海登岛的移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清政府在台湾添设教官人数,传授儒学,并在科举方面给予了便利,台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摘自《清末台湾的设省之路》

第二百二十七章

酉时末,临近傍晚,天色渐渐昏暗了起来。

等候在奉先殿外面的梁九功,站在屋檐下的红漆大柱子旁,听着雨声越来越小了,就抬起腿往前走了几步,伸出胳膊手心朝上往檐外探,仰着头看头顶昏暗的天色,发现不是自己的错觉,果真是雨停了。

他不由扭头往身后紧紧关闭的雕花木门上瞅了一眼,寻思着皇上这都进去差不多俩时辰了,怎么还没有出来啊?莫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贴心的梁九功眉头微拧,心怀忐忑地又转身走上前,双手刚刚触摸到木门,琢磨着自己只是轻手轻脚地走进去瞥一眼,看看皇上是否安好,倘若无事的话,他悄无声息地退出来就好。

谁知他还没有使劲儿,木门就“嘎吱”一声从内被人给拉开了,梁九功猝不及防间差点儿被门槛给绊倒和正欲走出来的皇上撞个满怀。

“梁九功,你这是打算做什么?”

康熙看着梁九功像是一只爬墙壁虎搬身子扭曲着滑稽地用两只手紧紧抓着铜质门环吊在门上以防摔倒,头上戴着的红缨帽子也被一个踉跄间歪倒了一侧挡住了半张脸,哪有半点儿往日里身为乾清宫总管太监的稳重和淡定,不由嘴角微微抽了抽,斜睨着看向他。

“嘿嘿嘿,皇上,奴才这不是想着天色都快黑了,看看您饿了没有吗?”

梁九功干笑着按着雕花门默默站好,对着康熙赔笑道。

康熙心中有事儿,也歇了当下看自己心腹太监笑话的心思,淡声对着他出声说道:

“走吧,去西边的慈宁宫,朕去给皇玛嬷请安。”

话音刚落,他就自顾自地抬起腿、脊背挺得直直的绕过梁九功大步流星地踩着有些湿滑的台阶走了下去,穿着青黑色绣有龙纹的靴子也踏在了宫道湿漉漉的青石板上。

梁九功见状,忙抬起手将自己头上的帽子给扶正,微微俯身拿起靠在墙上合起来的油纸伞就匆匆忙忙地追赶康熙。

主仆二人的步子迈地又大又快,双脚在一起一落间带起不少水花。

约莫两刻多钟后,康熙带着梁九功一走进慈宁门,隔着老远就听到大厅里面传来的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稚嫩童声。

等他迈过门槛,进入大厅后,入眼就看到这里竟然热闹极了。

快满五周岁、身穿一件靛蓝色衣服浑身都是胖嘟嘟的小五和虚岁四岁带着一件浅黄色衣服的小六正脱了鞋子,穿着白色的袜子盘腿坐在东墙边的炕上下棋。

快满六周岁、身穿一件淡粉色宫装,头上梳着小两把头的恪靖则双腿交叠地倚靠在墙上,坐在兄弟俩身旁翻阅着一本蓝封书级。

炕下面铺着白色的长长羊毛地毯上,还或坐或躺或蹲的“摆”了三个胖乎乎的小奶团子。

身穿着舒适深色常服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正互相挨着坐在大厅上首的软榻上,手里端着奶茶和站在一旁的苏麻喇姑、桂嬷嬷说笑着。

皇太后眼尖最先看到身穿着一件绣有五爪金龙、玄色常服的康熙,不禁惊喜地开口询问道:

“玄烨,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啊?”

听到皇太后的声音,众人也都将目光转到了门口。

小五,小六和恪靖三个大孩子看到康熙后,立刻用手按着炕面将身子往炕边沿挪,边弯腰穿鞋,边开口大声喊着“汗阿玛!”

待在羊毛地毯上的三个小奶团子也“齐刷刷”地转过头,望向门口。

身穿着宝蓝色小衣服坐在地毯上的小十三和蹲在地毯上、身穿着青色小衣服、一岁半大的小十二,前者翻了个身子咧起小嘴,乐呵呵地手脚并用地快速朝着门口爬去。后者则两只小短腿儿晃晃悠悠地从地毯上站起来,犹豫着要不要上前。

平躺在地毯上,闭着眼睛穿着红衣服的小十四感受到坐在一旁的十三哥哥爬走了,懒洋洋地睁开大眼睛也往门口瞅了一眼,看见他们汗阿玛后,乌溜溜的大眼睛一亮也“唰”地一下子利落地翻过小身子。

即便比小十三慢了几息,但是小十四还是凭借着他强壮的体质和灵活短胖的四肢与小十三同时一左一右地搂住了康熙的两条小腿。

康熙才刚刚俯身朝着坐在软榻上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行了一礼,下一瞬就感觉到身下一沉,低头一看,两个长得一模一样、脖子上带着醒目的镶嵌着红宝石金项圈的小儿子都正笑眯眯地仰起毛茸茸的小脑袋瞅着他。

快满十个月大的双胞胎,因为皇贵妃平日里喂养的好,又不挑食喂什么吃什么,简直是实心胖,浑身长满了软乎乎的奶膘已经有十几斤重了。

两个小奶娃都像树袋熊一样伸着短胳膊紧紧搂着康熙的小腿,像是左右腿上各绑了一个加水的沙袋一样,康熙试探着往前迈了一个步子,发现走起路来实在是太过艰难了,只好无奈俯下身子一条胳膊一个,将双胞胎都给抱了起来。

瞬间身子悬空、视野升高的小哥俩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而后同时伸手摸摸康熙嘴唇上方扎手的青黑色胡茬子,像是两个小傻蛋儿一样,咧着小嘴露出几颗白白的小乳牙“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汗阿玛,你怎么来了呀?”

穿好鞋子并排跑过来的小五、小六仰起小脑袋询问着,恪靖用右手牵着走路还不太稳当、略微羞涩的小十二跟在最后也走了过来。

康熙看到可爱乖巧的儿子、女儿们都在,郁闷的心情好了许多,正想开口回答小胤祺和小胤祚的问题。

坐在上首的太皇太后瞥见下面的小十四像是发现什么新奇事物了一般,抬起胖乎乎的左手摸了摸自己圆脑袋上的短短的黑黝黝胎发,而后大眼睛满是惊奇地伸出右手想要拽一拽缀在康熙脑袋后面的长辫子,忙张嘴将康熙嘴中的话给堵了回去,笑着开口喊道:

“玄烨,你快点儿过来坐下,你在乾清宫忙朝政忙了一天了,万一手软一不小心手滑把哀家的俩小曾孙给摔了怎么办?”

康熙正使劲儿往后努力仰着头,躲避小儿子伸过来的“魔爪”,初听到太皇太后前半句话,还觉得自家皇玛嬷这是心疼他忙了一天身体疲累呢,听完后半句话才反应过来老太太这是担忧小曾孙们呢,不禁身子一僵,觉得果然双胞胎一生出来,他在慈宁宫、寿康宫和储秀宫的地位好似凭空降了一大截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