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0节(2 / 2)

加入书签

这下子,其他分局的局长都好奇起来,到底是什么视频能让局长都是这种反应。

视频看完后,局长连手机都没还给陈局,直接拿起手机雷厉风行的说道,“开会取消,陈睿跟我去趟□□!”

一直走到门口时,局长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视线在会议室里众分局局长身上一一略过,最后说道,“二局(国际情报局)和十三局(技侦科技局)的负责人跟我们一起。”

很快,就有一队武装部队秘密来到青大实验室,低调的保护丛筱、段虹、空间钮和深海一号一起离开。

当知道制作空间钮的主要材料竟然是来自那批海底文物盗墓者后,所有人都惊呆了,随后就是庆幸,幸好丛筱偶尔会自己在网上买材料,所以才会巧合的买到那块沉积物,不然别说锰结核的线索了,他们就要连这么重要的空间材料都得错过了!

国防部和科学技术部的部长听完陈局的解释后,也不禁感叹这其中的巧合,真是缺一不可。

不过虽然这中间有很多巧合,但这都不能掩盖丛筱的出色,那个材料商人手上的沉积物不是只卖到了她手上,但却只有她从中发现了锰结核的线索,并第一时间汇报给了国家。

正常情况下,在一种未知材料中发现这么重大的线索后,也许很多研究员就会满足了,但丛筱没有,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让她继续研究沉积物中的各种成分,最后发现了一种完全没被发现过的未知材料,并将其做出了空间装备。

“这种材料叫什么?”一位军工专家小心翼翼的拿起丛筱专门留下来当成样本的材料,轻声问道。

“我暂时叫它空间介质材料,因为它可以极限承受空间压缩折叠后产生的两类粒子的介场能量体。”丛筱解释道。

“空间介质,这个名字好。”军工专家说完后,转头看向其他人,“你们看……咱们是不是还得专门叫来一个专门研究空间方向的物理专家?”

“没错,不过咱们现在可以先讨论一下这个空间压缩与折叠技术以给哪个部门合适,以及最终运用到哪个领域。”科学技术部的部长开口说道。

下一秒,国安局的局长就把自己带来的另外两个分局局长推了出来,“二局,主管国际战略情报搜集,之前祁军的事各位都知道,如果他在国外能有这种空间设备装着各种武器装备,在当年那种生死一刻的惊险情况下,他的安全性绝对可以大大提升,要不是最后他意志力足够强悍,别说在几年后将那么重要的战略情报带回来,能不能活下来都是问题;十三局,主管侦技科技器材的管理、研发,这要是能将空间技术运用到我们部门专门研发的武器上,想来能为我们部门不少出外勤的人员挣得一线生机。”

陈局佩服的看向自家局长,不愧是当老大的人,这种时候还不忘记利用丛筱这层关系的便利,先一步将他们部门的人带来。

他们局长眼下就差直接说了:别管保密级别的问题,反正现在人都在这了,上面看着办就好!

陈局表示自己学到了,下次他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为自己部门申请资金嘛!

“我们国防部也需要啊!”

“还有我们,兵器装备研究院也需要!”

“我们航空航天领域也迫切需要这种空间介质!”

……

眼看着叫过来开会的这些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和专家们马上就要吵起来了,开了这个话题的部长有点后悔,他看了一眼乖巧坐在陈睿身边的丛筱,努力摆出一个和蔼的表情,“你就是丛筱同学吧?真是英雄出少年,感谢这些年你对国家做出的贡献,你放心,在合适的时机,国家一定会将属于你的荣耀公开给全国人民知道的。”

“谢谢部长。”丛筱不卑不亢的回了一句。

听到两人的对话,原本都要撸袖子开始为自己部门抢资源的各个大佬们这才反应过来这里还一个孩子呢,而且还是一个宝贝疙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研究出适合他们领域的好材料,绝对得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才行,这么一想,众人连忙没事人一样,一本正经的坐了回去。

“咱们先讨论一下丛筱同学发现的这种命名为空间介质的全新材料的保密等级吧!”国防部的部长突然开口说道。

于是,众人立刻一本正经的讨论起来,完全看不出刚才那快要掐起来的一幕曾在他们身上出现过。

作者有话说:

第223章

当深海所的几名专家被带到船上后都惊呆了,虽然眼前这艘海船很大,但它真的就是一艘普通的海船啊,别说是要去深海采矿用的那种专门载人潜水器的专用母船了,它连带有装备武器的战斗舰艇都不是!

不是说那是绝密等级的矿产么?这么不被重视的么?

不过很快,几名深海专家就发现虽然这艘海船很普通,但船上的人一个个的可都不普通,每个人看起来都十分的精练有气势,一看就是部队中的尖子兵,而且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船上巡逻,气氛十分严肃。

在这种氛围下,几名深海专家也不敢多问,平时就窝在自己的船舱里休息,一直到察觉到海船停下来,几人看了一眼经纬仪,这才注意到海船已经抵达了之前探索出有锰结核的海面上方。

几位专家讨论了一番后,还是走出了船舱,准备询问一下需要他们做什么,结果他们就看到几名军人带着一个只有小狗大小的机器人走了出来,在上面操作了几下后,旁边就有人开口:

“摄像设备已经启用。”

该军人点了点头,然后将那个机器人直接放到了水里。

几位深海专家简直要被眼前这一幕给看乐了。

“这是深海探查装备?之前我们已经启用了探查装备,虽然不能……”

某位深海专家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那名负责屏幕观察的军人给打断了,“这不是深海探查装备,是深海采矿水下机器人,也叫深海一号!”

这么个小玩意可以进入深海处进行开采矿石?!开玩笑呢吧!

然后呢?它就算真的能潜入到很深的海底,但开采出来矿石怎么办?一趟一趟的送上来么?

几名深海专家有很多意见想要提,但最后还是憋了回去。

没别的,就是‘深海一号’这个取名方式让他们想起了一个人,就是这次发现锰结核线索的那位丛筱同学,想想她发明的飞飞一号、飞蜂号、悟空号等等,总觉得如果是她的话,说不定还真能让那个小家伙成功潜入六千米的海底进行勘探开采。

这么一想,几名深海专家立刻围到屏幕前,首先就被那无比高清的画质给震到了,随后就震惊于深海一号的速度,简直太快了。

当注意到屏幕旁边还有GPS的实时定位后,几位专家这才发现才眨眼的功夫,深海一号就直接潜入到深海4000多米的位置了。

很快,深海一号就抵达了有着锰结核矿产的深海大洋底表层,看着深海一号传过来的清晰画面,几位深海专家此时此刻连喘气都不敢太大声,唯恐会让眼前一幕消失。

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将矿产大致情况和拍摄下来后,深海一号立刻开始了开采工作,按照下水之前的设置,锰结核和有空间介质材料的沉积物优先采集。

看到屏幕上被迅速采集下来的锰结核,几位深海专家眼睛都直了,只是,采这么多要怎么带回来?难不成是要用飞飞一号那种变形能力,将这些矿产都带上来?

当深海一号回来后,几位专家看着大小形状完全没变化的深海一号陷入深深的困惑中,开采出来的矿石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