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节(2 / 2)

加入书签

原本是国家的土地突然下放给各家种植,这差不多等于是国家给老百姓发钱了。尤其是在东三省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人,对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与执念。

土地越多,粮食越多,日子肯定是越过越热闹,越过越红火啊!

耿菊花笑的就好像是一朵迎风绽放的秋菊,嗓门都拔高了许多,“杏子,村支书找你们登记完没?三十垧地,真是做梦一样啊!”

谢挺出声说,“妈,不是三十垧,是四十八垧。”

耿菊花一下子就笑不出来了。

“啥??????”

“啥!!!!!!”

“老三,杏子,你们要三等地了?那三等地能种个啥?种啥都长不了多少啊!”

耿菊花的嗓门震得陶娇杏和谢挺耳朵眼疼。

陶娇杏只能把自己忽悠谢挺的话再搬出来,给耿菊花画了一通大饼,这才让耿菊花安心。

耿菊花恍然大悟,“杏子考虑的有道理,老三身子有伤,种那么多地确实吃不消,搞养殖挺好的。”

“杏子,你放心养牛,让你爹闲的时候过来帮你们养牛,妈骑自行车给你们卖牛奶。好多人都同妈说也想买牛奶呢,可咱家那牛犊子产的奶就那么点儿,哪里够?多养几头就够了。”

耿菊花回头把陶娇杏和谢挺的决定同老爷子谢秋安说了,老爷子虽然觉得这老三夫妻俩是在瞎闹,可是也知道谢挺的身子有伤做不了太多的农活儿,而且陶娇杏说的也有那么三两分道理,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县城派来搞土地确权的人没让村里人翘着脖子等太久,第二天上午就来了。

这次分地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除了宅基地和路基地之外,基本上都给分成了三等地和二等地。

想要二等地的人挤破头,要三等地的人寥寥无几。

陶娇杏和谢挺夫妻俩这主动要了三十六垧三等地的人就好像是站在鸡群里的鹤,土地确权的人心里对这俩夫妻赞扬中带着些许的同情,分地的时候自然就偏颇了不少,甭管是二等地还是三等地,都是挑的最好的,还给选了一块儿连在一起的。

第7章 同行?

所有人都想要二等地不想要三等地,可二等地哪有那么多?三等地给谁不给谁?这就需要一碗水端平了。

家家户户都别想只要二等地,三等地该分也得分,而且是平均分,谁都别想占国家的便宜。

要是分的不公平一点,村里人都会大闹一场,搞土地确权的人不得不做了回端水大师。

端水大师的最终结果,就是好多人家的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至少都是两三块地。

像陶娇杏和谢挺这样直接分到连成一大片的人家不是很少,而是根本没有。

不过上头也没把老百姓的路给堵死,还是允许私下交换地的,老百姓为了种的地挨得近一点,私下里想换地也合情合理,没有违反上头的规定,搞土地确权的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忙完这边就去其它村里忙活去了。

搞土地确权的人一走,陶娇杏的注意力就放到了仿真区上。

果然不出她所料,仿真区内又解锁了很大一片面积,就连流经她家那一大片地中间的一段琥牢河都能完整采集了,在琥牢山上分到的那一块山地也能完全采集。

但也有坏消息,因为琥牢山外围的山地属于三等地,也划分给了各家各户,成为了别人家的地,陶娇杏没法儿再采集了,只有琥牢山深处那些没被划分的深山老林,才能继续采集。

陶娇杏首先就把草甸子里的草给采集了一轮,又在仿真区里买了两千块的牛。

一百一十头奶牛犊子养在仿真区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牛了,而是印钞机。

反正草甸里的草吃都吃不完,等到百草枯萎的时候,这些牛差不多就过了哺乳期,该被交易区的卖家回收走了。

高悬在仿真区上空的五谷丰登符和六畜兴旺符持续散发着令人心安的光辉。

-------------------------------------

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谢挺去找谢秋安以及大哥谢坚、二哥谢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在草甸子里开出一个养牛场出来。

陶娇杏也拍着胸脯保证说,买奶牛犊子的事情交给她,她再去找之前买奶牛犊子的那人。

她私下里和谢挺商量过,决定先买十头牛试着养着,养一冬天看看,如果能行的话,明年再多买。

陶娇杏隔天就找耿菊花借了自行车,跑了一趟县城,按照研究区那小庙里给出来的药材方子去药材公司买了不少药材,又去牛羊市集装模作样地转悠了一圈,没买牛羊这些,而是抱了一窝狗子。

这狗子长得像本地常见的牧羊犬,但其实是陶娇杏从交易区里买的,智商在犬科动物中算是拔尖的,忠诚度也高,体格健壮,咬合力强……优点一大堆,天生的人类佳友。

这一窝狗子个个棕毛黑背,舌头乌黑,喜人得很。

陶娇杏为了保险起见,给这一窝狗子都选择了驯化,还利用研究区的作坊配制了最利于狗子成长的狗粮和奶粉。

这会儿天气还不冷,小狗崽子养在棚子里刚刚好,等到秋收的时候,个头也差不多长大了。

谢挺对这一窝狗子也是喜爱得紧,他亲自给起的名儿。

一窝正好七只狗子,谢挺就从‘礼拜一’起到了‘礼拜日’,陶娇杏嫌‘礼拜一’、‘礼拜二’这样一喊一大串喊着烦,索性就给简称成了‘礼拜’。

只要她一喊‘礼拜’,七只胖乎乎的狗子就都知道是喊它们,一窝蜂地涌过来,扒腿的扒腿,□□的□□,好不热闹。

研究区的驯化功能相当有效,七只狗子的眼睛越来越亮,谢挺拿出部队里训犬的技能训练这七只小奶狗,不到三天时间就都学明白了,最大的特色是这七只狗子通人性,就好像是能听得懂人话一样。

别看现在只比成年人的巴掌稍微大一些,可院子里但凡来个陌生人,这七只狗子都会嗷嗷呜呜地扑上去。

-------------------------------------

农历七月中旬,养牛场就盖好了,陶娇杏‘从牛羊市集预定的牛’也卡着时间点儿送到,全都安置到了草甸子里新建起来的养牛场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