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节(2 / 2)

加入书签

殿里摆了一扇梨木九香探宝屏风,后堂置矮几,太师椅,是专门用来说话的地方。

跟在一行人身后的军医一脸担忧,思量片刻,开口道:“殿下身上的伤还未好全…”

王嬷嬷讶然:“伤?什么伤?”

军医忧心忡忡:“殿下身子骨强劲,才有力气一路支撑回来。”

不过本应该十天的路程,被信王殿下生生缩减至五天,军医虽满腹狐疑为何这样急,细细想来,定是有其中缘由,也并未询问出口。军医开口道:“殿下受了箭伤,伤口沾毒。”

王嬷嬷大惊失色:“你说什么?”

军医解释道:“不过已然好些了,大部分都已经被刮了出来。还有一小部分,需时日才能排解出来。”

他心担忧,看了眼窗外连绵昏沉的天色,伤口最忌潮湿昏暗的天气,只怕是…

忽的,前半刻还好端端的信王面色发白,高大的身躯直直倒下去。

军医眼疾手快,立即吩咐:“快传小厮进来!取来金疮药,纱布,骨刀!将殿下移到榻中,暂且安置。”

丫鬟捧着器皿进来,王嬷嬷焦急起来,道:“回来时不是还好好的!怎得不过片刻便倒下去了?”

军医边手中动作,边解释道:“伤口还未愈合,最忌讳着湿气朦胧的天气。怕是殿下一路颠簸,回来时吹了风。”

“暂且无大事,我把这余毒逼出来,殿下便能康健。”

内室。军医将李邵修的铠甲脱去,露出伤口。江柔安别过眼,从那胸口前近乎溃烂的伤口处移开,心里一阵阵疼痛。

骨刀深入三分,榻上男子面容苍白,是柔安从未见过的脆弱神情。她只觉得眼眶酸涩,这销毒之痛,怕是一般人难以忍受。

鲜红的血溢出,染红了纱巾。

沙场确实刀剑无眼。殿下在沙场征战,保佑的是大夏天下的子民。战时用将军,战后却弃将军如敝履。这偌大夏朝,也不过如此。帝王堂前献出的美人如云,而替陛下上疆场的,身受重伤的人,却只有将军。

江柔安不由得联想到了阿公。他年事已高,却依旧在边关守城。阿公说过,他在,城便在。将军是和边城连在一起的。

新伤加上旧伤,榻上人起了高热,冷汗顺着耳后滴落,眉峰紧紧皱着,骨节分明的手掌紧紧攥住布帛,青筋毕露。

军医收了刀,只道:“伤口要每晚擦拭,细心照料。没隔两天,上一次新药。”

江柔安压抑住心头的疼痛,点头回道:“是。”

夜深了。喧嚣的堂前,没人再说话,一片安静。

李邵修冷汗涔涔,紧皱的眉拧成一团,汗水蜿蜒而下,顺着清晰的下颚骨线滑落,大团的汗水与血水沾湿里衣。

梦中,入目所及是血海尸山,满天猩红。旌旗飘舞,杀,杀,杀!

父亲漠然的目光,母妃笑的凄凉,靠在门边,幽怨的视线望过来:“都怪你!全都怪你!”

是啊…全都是我的错。母亲。

求您不要责罚胞弟…

后开,胞弟溺水而亡。小小的一团,青紫色的脸,缩在他怀里。怎么会如此?难道他真的是克父克母克亲人的灾星?

他尚年幼,亲眼看着母妃疯魔,自己却无能为力。

母亲……

胸口处一阵近乎麻木的疼痛令他苏醒,如同濒死的人刚刚被打捞出来,李邵修徒劳的大口呼吸着空气。

入目所及是洁白的纱帐。云锦纹,屏风,这是信王府。

夜深人静。

李邵修睁开眼睛,眼底已经一片清明。

侧眸,他瞧见了江柔安

柔安半跪在地上,趴着床榻,轻阖着眼。浓密的睫毛撒下一圈淡淡阴影,她睡的及其不安稳,一头如瀑的青丝披散在肩头。

李邵修的手掌,落在一缕发丝上。冰凉的。

趴着的姑娘逐渐苏醒,迷朦含雾的眼睛看清楚眼前人之后,迸发出了一点遮掩不住的惊喜。而后,又担忧的问道:“世叔,您受伤了,疼吗?现在好些了吗?”

说着,饱含担忧的簇簇泪花如珍珠一般滚落下来。

滴落的那一点,正巧砸在他的手背上。

第10章 世叔醒了

沐浴

李邵修见过许多人笑。他们笑容谄媚,端着假面,或是求一道简单好走的仕途,或者是妄图把自己的女儿塞入信王府中。

李邵修一眼便能看透他们的本质。无非是贪图富贵的凡夫俗子。

他亦见过许多人哭。他们流着虚假的泪,或是为作奸犯科的亲信而求情,亦或是想着求取怜悯而一飞冲天,不外乎想借仕往上爬的一届庸流。

对于这些人,他只高高在上,带着耐心,微笑着看他们心怀鬼胎的演戏。然后挑选合适的时机,向那些人宣告死亡的宣言。看着他们怯懦而又痛苦的挣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