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节(1 / 2)

加入书签

刚落地的叶子小手随便拍了一下爸爸的大手就蹲下来看冰块,汤圆站起来和爸爸握手, 握过手了, 重新蹲下来看冰块。

王锦绣两只手捂着钟越河的手,帮他暖手:“别再抓冰块了。”

真没想到他喜欢玩冰块, 说他冷冰冰一点没错。

钟越河:“不抓了, 我事情没结束, 先回去忙了。”

“早点把事情做完。”他的手稍微暖和起来, 王锦绣没再抓着,让他离开。

丈夫离开,她低头去看两个孩子,见叶子手指戳了戳冰块,要把手指送嘴里尝尝味道,她立即阻止:“不能吃,冰块水是脏的,不是冰棍。”

她小时候喝生水,在她心里井水是最干净的水,她家人是同样的想法,结婚后越河不让她喝生水,例举喝生水的种种坏处,听得她不敢再喝。

喝过二十年没见出事……以防万一吧,她都不喝生水了,也不能让孩子们喝生水。

货车里的冰块显然不是给人解渴的,肯定很脏。

汤圆见妈妈把妹妹的手抓起来,拍掉妹妹手上的水,默默歇了尝冰块甜不甜的心思。

钟越河这边忙到中午十二点出头才结束,小钱跟着货车离开,小院子只剩他们一家人。

王锦绣走之前照例检查提前一天收拾好的行李是否有遗漏,钱和要带回家的当地特产特意多点了几遍。

下午一点,一家人坐车回家。

...

钱金鑫坐着货车回省城,到地方和专人确认交接。

工作交接完后,下午三点回到小院准备休息。

孙国建刚要出门,遇到钱金鑫:“金金,越河真有媳妇孩子了,啥样的?”

钱金鑫休息睡觉的小院是钟越河租来的,住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房间,他刚进院子就遇见小院里最爱听先闲话的男人孙国建。

他心里很明白在背后议论嫂子不好,一起干活做事的兄弟孙国建又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他只能这么说:“钟哥真有孩子,儿子女儿长得像他,尤其是儿子,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嫂子人很好,说话轻声细语,钟哥以后要是带嫂子过来,孙哥你别太咋呼了,我能看出钟哥真喜欢嫂子。

你要是敢对嫂子表现出半点不满,钟哥也敢给你穿小鞋。”

他住的院子全是单身汉,跟着钟哥干的兄弟年纪都不算很大,最大的不超过四十岁,孙国建今年二十三岁,钟哥连年纪比自己大的都敢整,更不用说比自己年纪小的孙国建。

钟哥当初给单身汉租小院住宿,明确说结婚的不能住进去,谈对象的也不要带对象过夜。

如果钟哥没结婚的话,要以为他是不是羡慕嫉妒有对象有媳妇的人。

真不羡慕嫉妒,他自己有,有才会考虑到单身汉的感受……或许说是考虑到嫂子的感受。

嫂子明显不喜欢与人交谈,永远只说几个词。

在海县待着的日子,他没仔细观察过嫂子,仔细观察过钟哥。

钟哥说事情谈话的时候,会去看待在不远处的妻子儿女,吃完晚饭后,会带妻子儿女去海边看日落。

有件事他记得很清楚,他们到县城办事,钟哥带上儿子汤圆,汤圆当天生日,半下午办完事回去之前,钟哥向路人询问一番,几经周折找到买蛋糕的店。

来到蛋糕店,汤圆显然没见过蛋糕,目光没离开过蛋糕。

钟哥买了个蛋糕,路上汤圆想帮忙拿,钟哥没让汤圆拿,对汤圆说起以前的事情。

钟哥原话好像是这样:“在你很小的时候,你妈妈生日,我给她买了个蛋糕,等我走回家,蛋糕坏了,看不出原来好看的样子,你是小孩子,拿不动蛋糕,手不稳,让爸来拿,回家给妈妈看蛋糕最好看的样子。”

他很意外钟哥会用如此温柔耐心的语气同孩子说话,更意外钟哥如此在乎嫂子。

看他平时冷淡的样子,以为他谁也不在乎。

孙国建:“不是家里爸妈安排结婚?”

“肯定不是,你别想太多,我回去睡一觉。”

不可能是爸妈安排的,嫂子哪像村里有钱人家的女儿。

...

下午四点半,一家人到了县城车站,老样子,钟越河跑去买了三根冰棍。

他在家待一天后天就走了,王锦绣没说他,想着以后汤圆叶子磨缠要冰棍,她该如何应付。

八月都没到,热的日子还很长。

不光汤圆喜欢吃冰棍,叶子也很迷恋吃冰棍的凉爽感觉,两只小手全程抓着妈妈拿冰棍的手,时不时将脸凑过去舔一口冰棍。

五点钟客车发车,王锦绣望着窗外连绵起伏的青山,终于有了回到家里的真实感。

今天下午一点钟坐车离开的时候,汤圆意识到他们全家真的要走了,不断回望待过十天的村子,村子不见了就去看海,海都看不见了才把目光收回来,靠在爸爸怀里休息。

叶子不喜欢坐客车,爸爸妈妈哥哥都坐在车里她就不闹腾了。

小叶子不闹腾,她每天都要午睡,妈妈轻声哄睡觉,没多久就睡着了。

闺女到县城才清醒起来,吃过冰棍终于有精神闹腾了。

好在县城到镇上坐车用不到半个小时,一家人回到镇上,镇子还是老样子,没任何变化。

没人知道他们一家人回来的具体时间,所以没人等他们,就算有人知道也不会专门过来等他们。

回家路上遇到熟人搭话,王锦绣应答几声,钟越河仍充当背景不发一言。

终于到家,王锦绣先去烧热水,再给锅里添把米添几勺水,煮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