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9节(2 / 2)

加入书签

“你看,以前真的是麻烦你了。给我家这仨儿子操心。谁知道老二老三都有对象了,老二也马上结婚。还有一个老大吧,我突然也就不担心了。看起来,结婚这件事,不能急,都是天定的。说不好哪天就有了呢。”

王媒婆没听到这样的话,十分意外,立刻问:“老三也有对象了?”

“那可不?”张梦兰扬扬下巴道:“我们老三也快结婚了。你可不知道,找了个对象啊……”

张梦兰想词编呢,可突然发现自己就从儿子嘴里听过那么一句,至于对象什么样、干什么的,一概不知。

张梦兰只能总结:“反正很好,比我这老二家的,还好。”

王媒婆抽了抽嘴角,还没来得及说话,又被张梦兰压了下去,“我们老二家的,父母都是正式工,退休的。她自己也有工作,长得十分漂亮,家庭条件也好,你不知道……”

王媒婆嘴角又抽了抽,故意问:“那你们这结婚,得带不少嫁妆吧。”

“哼,先不说嫁妆多好,就说我们准备的,那也是一顶一。家里的家具全换了一遍,用的都是最好的木料,哎呀,反正到时候你来看吧,就在家里举行婚礼,大家都来哈。”

张梦兰最后一句是对着路边坐的街坊说的,“来吃点瓜子,吃点喜糖,热闹热闹,不用随礼的,就来凑个热闹呗。”

王媒婆趁机赶紧闪,随便说了一句走了啊,就立刻逃开了。

张梦兰看她一眼,翻了个白眼,然后继续对其他街坊说自己老二的婚事。

老大沈继明远远看见了,见他妈手里还提着水瓶,此刻也是渴得不得了,连催了几声,都不见他妈过来。只能自己过去拿了,从手里抢走水瓶了,他妈还浑然不觉。气个沈继明半死,拿起水瓶灌了一肚子,才发现都是凉的。

这么个冷天,又灌一肚子冷水,简直了!

崔毓秀见了王媒婆回来,高兴地不得了。

这个沈继军她是见过,可就见了那一面,如今回忆起来,连什么样子都忘记了。只是记得个头不低,长得也好,那天见他第一面,就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只不过后来因为褚凤霞那么一闹,两人没见面就走了,崔毓秀也把这件事给忘了。

今天特意去找王媒婆问了个清楚明白,知道他自己开了一个家具公司,自己有手艺,又踏实肯干还十分上进,心里更是有了着落。毕竟和那姓许的草包不一样。崔毓秀就十分满意,简直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这一会儿嘴巴都合不拢了,一边走一边笑。

突然想着去趟菜市场,买点大骨头回家炖萝卜吃。再给大宝家送去,因为来的时候,许童去大宝家玩了,崔毓秀便要请大宝家吃饭,算是还人家人情。她就是这样,有一还一,不喜欢欠别人的。

这边抬脚去了菜市场,顺路的事。只不过这个菜市场很少来,崔毓秀免不了在里面多转了一会儿。

买了汤骨后,崔毓秀又想着买点鱼。许童特别爱吃糟鱼,用大葱一起糟了,一个晚上,鱼骨都化了。葱叶自然也是越多越好,第二天吃的时候,比鱼肉还好吃。

去了卖鱼的摊子,摊主正在杀鱼。崔毓秀站在大盆边,里面各种各样的鱼,做糟鱼用鲤鱼草鱼等都可以,只要是大鳞鱼便好。崔毓秀就在那里看,找里面游得最欢实的。

她没注意到旁边一直有人在打量自己,等到她终于发觉后,抬头看过去,很面熟。再一想,是姚君歌的妈妈。

没想到两人竟会在这里见面。

很明显,赵雁早就认出了崔毓秀,可她一直没吭声。

崔毓秀看到她时,两人四目相对,已经不能再装没看见了,赵雁才动了动嘴,道:“是家贵的妈妈吧,看着像是你,没敢认。”

崔毓秀也客气地笑了一下,“是啊,怎么你也来这里买菜?”

“哦,我说想吃鱼了,刘妈不太会挑,今天我就亲自来了。”

赵雁这番话有两个用意,第一自己不是那种会来买菜的人,第二,平时都是刘妈买,家里有刘妈买菜做饭,不需要自己。

这话没说错,赵雁就是不常来买菜,平时做饭也真的不用自己。可她这次也是真的故意讲出来的。

崔毓秀扯扯嘴角,当没听出来,只是说:“嗯,吃鱼好吃鱼好。”

“你也买鱼吗?”赵雁连忙道,“我挑的几条正杀着呢,要不你先拿着?”

“不不,我就看看。”崔毓秀眼睛眯了眯,“我们家不太爱吃鱼这些。”

反正就是你说什么,我就故意说不喜欢。要对着来,才有意思。

赵雁也是难得见一次崔毓秀,自己让家贵回家问的事,至今没有回复。她便要趁着这个时候,和崔毓秀说说。

赵雁便道:“崔老师还有别的菜要买吗?”

崔毓秀是不想和她过多纠缠,连忙说:“不买了,要走了。”

谁知正得了赵雁的意,赵雁立刻对身边的刘妈说:“你等着拿鱼,一会儿再去买点葱姜,我有事和崔老师说。”

崔毓秀眼睛瞪得大大的,没想到的事。

赵雁什么都没拿,菜啊都由刘妈拿着。穿着也是高跟鞋,从满是水渍的鱼摊旁走过去,踮着脚尖,一点点蹭了过去,生怕沾到水。

崔毓秀低头瞥了一眼,暗暗翻了个大白眼。

两人走出菜市场,崔毓秀便站定了,问:“不知道君歌妈妈有什么事?”

赵雁笑了,“家贵和你说了吗,我让他问你的事?”

崔毓秀摇头,“什么事啊?家贵最近没说过什么啊。”

赵雁知道肯定会这样。她一看就知道,在这褚家,是崔毓秀做主,儿子褚家贵肯定是回去后什么不敢说。赵雁就有点烦,感觉刚刚对褚家贵建立起的好感,瞬间减掉了十分。

她想了想,觉得还是自己说的好,便开了口。

“崔老师,是这样的。我和我爱人商量着,我家就这一个姑娘。而且家里房子大,就想着结婚后,是不是让两人在我家住?”

赵雁偷偷瞅了一眼崔毓秀的脸,见她声色未动,便鼓起勇气继续说下去:“我知道你家二姑娘也在家里住呢。还有个孩子。本来房间就不大,君歌嫁过去,住得就更紧张了。你呢,一个人照顾这么多人,也够累的。我就想着,要不要减轻一下崔老师的负担,让君歌和家贵在我家住。当然,他们想回去就回去,想在我家住,就在我家住。我的意思是,咱们做长辈的,不要干涉孩子们。还有就是,你也看见了,在我家住的话,一是有地方,二是做饭买菜等等这些家务,都不需要他们小两口做的。他们正是拼工作的时候,就好好上班,为人民服务就够了。”

崔毓秀听到这里,淡淡问了一句:“君歌找到工作了?”

赵雁微微一滞,怎么都觉得这个问题十分刺耳。什么叫找到工作了?我们君歌那么优秀,还怕没有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