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章 第 89 章(1 / 2)

加入书签

此时八阿哥和范大人候在书房外, 已经站了一刻钟,中午的唯一知情者长庆抿着嘴忍笑,肩膀不住颤抖,

“二位稍安勿躁,我再去通禀。”

晾着两人也差不多了,皇太极总算松口,平安立刻飞扑进书房, 在外面便扬起声音喊道,

“阿玛,平安回来啦,出去几日, 平安十分思念您!”

说辞都不带变的,范文程嘴角抽动,落后几步, 和长庆一起进了书房。

书房内一片父慈子孝,八阿哥扑进大汗怀里, 像只小猪一样拱了拱,皇太极绷着的脸再保持不住, 无奈露出一个笑来。

待他终于想起来书房里还有别人,抬头看见范文程,立刻轻咳一声收敛了笑意, 拍拍平安的后背,

“快起来, 像什么样子, 叫先生看你的笑话。”

平安心说我才不怕, 一会儿还有更大的笑话给先生看, 现在不把你哄高兴了, 待会儿挨打鬼哭狼嚎的岂不是更丢脸。

他支楞起来,回头瞧范文程一眼,转头便一屁股坐下了,故意抱怨道,

“阿玛方才在干什么,平安站得腿都酸了……”

方才在生你的气,这难道是能和范文程说的吗?

皇太极低头看他一眼,悄声道,

“你若累了去那边坐,地上凉。”

臭小子坐地上干什么,没个好仪态。

平安被他借着拿奏折的动作直接拎了起来,皇太极转头看向范文程,又是一副自然表情,

“不知范先生前来,有何要事?”

范文程装作看不见两人的动作,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

“臣也说不太清楚,还是让八阿哥说吧。”

皇太极:“……好。”

好得很,臭小子又在打什么鬼主意,说客都找好了。

趁着他们俩说话的功夫,平安早准备好了,此时端端正正的站在书房正中,从长庆手中接过水一饮而尽,提前给自己补足了水,

“父汗,儿臣有事相求,就是这事有些多,且听我一件一件慢慢道来。”

皇太极撂下朱批御笔,似笑非笑,

“你说。”

有事相求,自然要先铺垫一番,平安从怀里掏出额勒整理的贸易进出的账册,先照着给皇太极念了一番此次出海的进账。

着重强调了带回的珍稀至宝,然后又把归民的事交代了,话峰一转,终于切入正题,

“海路贸易大有可为,平安觉得或许可以广开商贸,赚取金银,以充国库。”

皇太极知道明朝的海外贸易最受欢迎的交易品都是哪几样,也知道海外对于东方奢侈品的狂热,但受限于关外的条件,三种交易量最大的货品,他们一样都弄不来,谈何广开商贸。

他将这个问题抛回给平安,

“你打算卖什么?既然不要动物的皮毛,人参鹿茸生产周期长,产量更是有限,短时间内恐怕不能供应交易所需。”

昨日隐卫就已经将八阿哥的打算详细汇报过了,战乱纷争年代,他的野心并不能满足于关外白山黑水之地,但战争所需军费甚巨,仅靠各部供奉和掳掠征服不是长久之计,生财有道才是制胜之策。

平安十分会抓重点,

“那阿玛的意思是……同意给我人才养鹿种参了?”

几个人而已,随便他折腾,何况又不是毫无依据的折腾,海路贸易有所成效也是利国的好事。

皇太极颔首,

“明日让岱钦带你去两黄旗的马房挑人,只是别全挑走了,好歹留下几个给我养马。”

万万想不到皇太极今日如此的好说话,果然距离产生美,几日不见,他爹对他愈发纵容,平安连连点头,

“那是当然,阿玛放心,我只要几个有经验的,保证不会饿着两黄旗的马。”

趁着父爱还没变质,平安赶紧提出下一个要求,

“阿玛既然都知道了,那给我在城外圈一块地应该也能答应吧?”

皇太极:“……”

虽然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但听到臭小子直接这么提出来,还是觉得手痒是怎么回事?

“人家说什么你便信什么,你确定没有为人所骗,真的能织出丝绸来吗?”

平安当然确定,他又不是真的指着那两个姐姐来做,织造丝绸的所有工序都能依靠系统查询出来,这里的人虽然没学过,但照葫芦画瓢还不会么。

但他没办法向他爹解释,为了更谨慎一点,只是说:“万一呢,我相信自己的直觉。”

直觉,

直觉管什么用?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压下打孩子的冲动,

“那便先让他们暂住在农署试验一番,何况就只有这两户人家,随便找个什么地方都够他们折腾的了,何必圈地建厂劳民伤财。”

平安摇头,

“那不成,若真织成了丝绸,咱们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季的时

间,好几十天呢。”

眼见着皇太极的脸色晴转多云,这事儿恐怕要泡汤,平安立刻扑过去抱住他爹的腿,一边摇晃一边无赖道,

“阿玛就答应我吧,平安有预感,一定能成功的,到时候可是好多好多的钱呢,平安只留下生产所需,剩下的都孝敬阿玛!”

皇太极尴尬的抬头看了一眼范文程,这又不是在关雎宫里,随便小兔崽子怎么折腾,当着外臣的面,多丢脸啊。

范文程眼珠子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只是低头瞅着自己的脚尖,全然装作自己是个看不见也听不见,更不会说话的哑巴。

“求求阿玛答应平安吧……”

这边这臭小子还半点不知羞,撒娇耍无赖极为在行,估摸着要不是看在范文程还在这里的面子上,就不是抱大腿这么简单了,还要在地上打滚儿。

孩子是亲生的,不能丢,皇太极闭眼扶额,都不想再看他这副没皮没脸的样子,

“你快起来,答应答应,阿玛应你。”

“真的?”

平安抬起头来,露出亮晶晶的一双眼。

“君无戏言。”

得了保证,不等他爹下手来拎,平安一个骨碌从地上翻起来,

“多谢阿玛!”

皇太极在宣纸上写出一个人名,

“工部承政名叫裴国珍,我明日叫他带人去给你选址,得空你也自己跟去看看,趁着土地还没上冻,最好在落雪之前完工。”

建厂选址当然要选在河流的下游,最好旁边还有一大片空地能种桑树林,皇太极既然让他跟去看,就是说选哪里都可以,随便他挑,即便是有主之地,也可以帮他收买过来。

在落雪之前完工是怕土地冻上了不好动工,他爹想的果然周全,平安忙不迭的点头。

提供人才帮着他养鹿种参,还答应了圈地建厂,皇太极觉得即便是亲儿子有事相求,今日就先求这么多,也差不多够了。

但他看一眼还坐在一旁完全没有反应的范文程,又觉得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这么简单。

“还有什么?不如你一并说了,也省得我提心吊胆。”

平安卖了个乖,黏黏糊糊的撒娇,

“哎呀,阿玛怎么这样讲,显得我好像在提些无理要求似的……”

难道不是吗?

接触到皇太极明显带着谴责的目光,平安吐了吐舌头,试探道,

“那我可就说了?”

皇太极闭上眼睛点了头,疲惫的应了一声。

平安清清嗓子,字正腔圆:

“我想在民间开学堂。”

果然,孩子长大了,吐字都格外的清晰,让他想装作是听错了都不行,皇太极睁开眼睛,

“你说什么?”

平安大声又重复了一遍,

“阿玛我方才说,我想在民间开学堂。”

书房中陷入短暂静默,范文程站起身,

“大汗,臣也附议。”

这便是方才平安在宫门口拦住范文程跟他回家交谈的内容,八阿哥想在民间开设学堂,令所有百姓都能识字读书,这想法惊世骇俗,骇得范文程险些从椅子上跌下去。

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将近四十岁了,竟然有一天要陪着这么一个六岁的孩子,为了他惊世骇俗,利国利民但唯一不利于统治者的想法站在这里。

战乱争霸年代,生民多艰,他读过书,中了秀才,仍旧做了几年奴隶颠沛流离,是遇上尊重汉学的君主才能再有机会在朝堂上施展抱负,但寻常百姓呢,乱世图存多么艰难,他们又当如何?

“先生是被我请来的说客,一切与他无关。”

瞧着皇太极久久不言,便知道这件事不是轻易的靠撒娇耍无赖就能混过去的,平安从背后摸出一把鸡毛掸子,也不知刚才是被藏在了哪里,双手举过头顶,

“阿玛打吧,就是……打完之后能不能答应我?”

皇太极:“……”

他这一日语塞的次数比之前的半辈子都多。

这哪里是长生天给大金降下的福星,这简直是给他降下的混世魔王。

先不说学堂的事,这臭小子为什么如此乖觉的举起了鸡毛掸子,难道在他心里,自己便是这么一个“手腕强硬”的父亲吗?

自出生以来,他哪里舍得打过平安一下?他知道自己力气大,下手恐怕没个轻重,顶多只是帮海兰珠捉住臭小子的衣领不让他逃罢了,哪里像个严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