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章 第 77 章(1 / 2)

加入书签

林丹汗既死, 察哈尔部已然没落,皇太极雄心勃勃,大金已经成了草原上当之无愧的霸主, 想必称帝已经近在眼前。

于是今年来送年礼的时候, 为了表示隆重, 寨桑特意让吴克善和满珠习礼一同前往。

但两人携带礼物才刚刚抵达盛京,刚进了城门, 便被长庆拦住。

他挡在科尔沁的车马前,笑眯眯的冲着两人行礼,

“风雪塞途, 贝子与和硕额驸远来辛苦了。”

看着贯来跟随在皇太极身边的侍卫长远远的迎上来, 吴克善不知为何眉心一跳,劳动到大汗身边最大的亲信亲自来传话, 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两人不敢怠慢,纷纷下了马。

满珠习礼每年冬天都要在汗宫住上几个月, 与他也算熟识, 忙问道,

“长庆总管亲自前来, 可是大汗有事吩咐我们兄弟?”

长庆点点头又摇摇头,

“大汗有令, 不过是关于吴克善贝子的。”

他从背后引上前一人,

“这位是将设蒙古正黄旗的固山额真,听闻吴克善贝子麾下军队骁勇善战,想向您讨教些治军技巧, 大汗已然允准, 特意让我来询问您的意思。”

大金本已经原有蒙古二旗, 随着归附的蒙古部落增多,皇太极有意完善建制,设立蒙古八旗的事,他们也隐约听父亲寨桑说过。

既然是大汗有令,吴克善自然无有不从,甚至也没想过何至于如此仓促,他还没有面见大汗便要跟去军中,直接跟着那名固山额真走了。

瞧着两人的背影出了城门后又拐了一个弯,奔着军营的方向去了,长庆方笑眯眯的转回身来,对满珠习礼道,

“和硕额驸请吧,大汗和福晋已经久等了,八阿哥也在,正在大清门盼着您呢。”

姐姐和小外甥都等着自己呢,或许平安为了迎接自己还要耽误几堂课被先生罚抄,他肯定还要把这些赖在自己身上。

这小子不知今年又捣鼓了些什么新鲜玩意儿,信上还说要给自己做好吃的。

于是满珠习礼也没空细究哥哥明明已经进了盛京城,却不先面见大汗,直接跟去了军营这件事到底有何不妥,上了马便跟着长庆走了。

整整一个月,那固山额真缠着吴克善问东问西,事无巨细,简直让吴克善怀疑这人到底是不是个蒙古人,又能不能当好一个军中统帅,怎么能什么都不知道。

他原本就待得时间短,到不了过年就要走,也因此没什么机会再进宫去,唯有几个下午有些闲暇,见了一下妹妹海兰珠,除了宴会上,吴克善私下竟然一面都没见过大汗。

·

满珠习礼抵达盛京后,这支三人的小队重新聚了齐,今年夏天满珠习礼得了一女,福晋伊尔哈留在科尔沁照顾幼女没有同来,这三人便又玩儿疯了。

只在学堂安分了两日,私下里招待满珠习礼的第一顿饭,给他做了烤番薯和拔丝番薯,第二天平安就带着两人逃了课,直奔郊外的农署。

一半炫耀自己在海上得来的新作物,给他们画上几张香喷喷的大饼,番薯虽然不能种到草原上去,但他新得的土豆能啊。

内蒙可是后世土豆的重要产区,到时候让满珠习礼带一些回去,再捎上一名农事官,便不愁在草原上的推广了。

另一半炫耀得了额勒这位好助手,顺便筹划带着自己的小舅舅和小叔叔坐船去海上逛逛。

多铎和满珠习礼肯定还没有坐过海船,不知道他们想不想尝试一下,不愿意也没关系,反正平安是想去,拖也会拖着他们上贼船的。

整整一个冬天,平安都使劲在挨打的边缘反复横跳,其实有几次已经不是边缘了,但满珠习礼就住在汗宫待客之所,总是能适时过来救场,拯救平安于鸡毛掸子之下。

海兰珠当着弟弟的面,手中的鸡毛掸子挥下去也不是,不挥也不是,尤其满珠习礼还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事都是一起做的,凭什么只打平安,姐姐要打便打我们两个!

满珠习礼在场,皇太极也不好帮海兰珠拎住平安的脖领子,海兰珠一个停顿的功夫,亲弟弟就抱着儿子跑了,只能剩她站在原地,气得把鸡毛掸子丢到随着方才剧烈掀起后还在起伏的布帘上。

等多铎随着大军出了征,两人便天天下午去刘为农的农署,给满珠习礼恶补种地技巧,虽然满珠习礼有些抗拒,认为部落中有奴隶,这些不该自己来学。

但看着小外甥都在认真听农署的官员讲种地技巧,在给那些菜特制的暖房里还亲自动手,弄得满手满身泥土都不嫌弃,他也不甘示弱,马上跟着卷了起来。

等到三月里,满珠习礼带着平安借给自己的农事官和半筐土豆踏上归途,他已经是个熟知农时,会夜看天象分辨明天是否下雨的种地能手了。

自林丹汗死后,察哈尔部在娜木钟福晋和额哲的带领下回到故地,流亡途中,原本归附的蒙古各部也纷纷离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