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节(1 / 2)

加入书签

或许,他们还是小看了云锦绣。

“嗯?”久久得不到答案,云锦绣挑起眉扫视过在场的人,难道他们以为不作声就能避之不谈?

既然来了,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云锦绣总要得到的。

“知人之长,避人之所短,不见怎能知晓。”这时候,一身略显破旧衣裳的青年起身,朝云锦绣作一揖而答之。

用人用才,若不知其人,明其才,又怎么可能用之?

不得不说,这一位答得滴水不漏,谁都不得罪。

云锦绣一听对方说话,露出一抹笑容,“张昭之。”

知对方之名,让这一位被点名的人微微一愣,他们可是初次见面,且云锦绣刚回青州不过一日,竟然能知道他的名字?

“是。”张昭之应答之,垂拱之际考虑的是,云锦绣纵然不在青州,也对青州事了如指掌。

“通史明义,刻碑立经中,几次三番仗义执言,直指各人不当之处,正直敢言者,杨公子赞你是第一人。”云锦绣不仅认得他,就连他的长处,短处,云锦绣皆了然于胸。

张昭之万万没有想到杨觉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惊喜地扫过杨觉一眼,又意识到不妥,连连与云锦绣谦虚道:“不敢,不敢。”

云锦绣抬起手道:“正直敢言者,当敬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能得人指出,三生之幸。”

说到这儿,云锦绣冲张昭之温和地道:“日后望你不改初衷,能时常提醒我不当之处。”

竟是对张昭之寄以厚望,更盼着这样一个人能来监督她。

张昭之一颤,不曾想云锦绣竟然还有如此胸襟。

“你们也一样。欲安民保天下,岂是一人可成之事,诸位皆为汉人,亦有报效国家之心,当上下同心,卫天下,保百姓。

“唯有齐心协力,方可破胡族之奸计,夺回我汉人江山。”

云锦绣温和的一番话,何尝不是表现出对他们的倚重。

独木难支的道理,懂的都懂。

因云锦绣先前拆青州世族坞堡,又收了他们的部曲,世族对云锦绣多有不满,一直拿娇不愿意同云锦绣低头。

无非也是想让云锦绣跟他们低个头,好让他们多少拿回些好处。

后来杨觉跟云锦绣一拍即合,两人商量着立碑著说的办法,让青州为了自家能够流芳百世将人才挤出来,这才有人推到杨觉面前,由杨觉挑过之后再送到云锦绣的面前。

第94章

可这何尝不是云锦绣和杨觉给各家世族的台阶!

毕竟云锦绣都已经向天下招揽贤才, 凡有驱逐胡族,复我汉室河山的人,皆可往青州。

青州是开始,并不是结束, 云锦绣的既然夺回了青州, 就不仅仅只要一个青州。

想必这国难当头, 朝廷不作为, 多少人心里既急也恨,巴不得能寻得一个靠谱的地方,大家一道齐心协力,一致对外,誓把胡族赶出中原。

所以,云锦绣手里就算缺人,那也是暂时, 绝不会一直这么着。

青州的那些人, 不会不知道, 于危难时并肩作战, 这样的情谊是不能比的, 将来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功,也非旁人可比。

“娘子所言甚是。”云锦绣虽然带人夺回青州, 就连渤海也都拿下了,并不代表在众人的心里认同了一切都是云锦绣做的。

一个杨觉大才子在身边, 很多事或许是杨觉做, 只不过这一位不愿意为世人所扰, 或许将功劳全都推到云锦绣的头上。

他们的那些心思, 云锦绣有数, 却并不打算让他们知道,她可是摆设。

毕竟人人都将功劳归到杨觉头上,如此一来,云锦绣就能扮猪吃老虎。

别人越是轻视云锦绣,认定云锦绣并无真本事,便不会对云锦绣有所防备,那就是云锦绣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的大好机会。

“诸位也都听说了,杨公子拿下了兖州,兖州世族特意前来青州,可惜,我才刚回来就闹得不愉快。就连清河崔氏也过来凑了热闹,人刚被轰走了,接下来,你们说该怎么办?”

云锦绣那要命的问题,一个张昭之回应之后,余下的人都缩着不作声。

行吧,云锦绣也不至于揪着这个问题不放,想要试探出底下人的深浅,办法又不是只有一个。

看,云锦绣如今不就开始抛出另一个问题。

不用回应云锦绣那让人左右为难,生怕不小心既得罪云锦绣,也可能得罪杨觉的问题,兖州世族什么的,他们敢到青州内目中无人,过分的是他们。

“何不用同样的办法将他们轰出城。”有人认为这样的办法足够解气,立刻提出想法。

云锦绣和杨觉皆不置可否,意示他们继续发表意见。

“敢问娘子是要跟兖州世族撕破脸吗?亦或是欲将兖州拱手相让?”这时候,一个相貌平平的人起身,朝云锦绣作一揖而问。

“兖州世族虽是目中无人,并非不可饶恕之罪,不至于同他们撕破脸皮。

“至于兖州,辛苦夺下的城池,为何拱手相让。”

云锦绣面对问题,一个个的回答,望向这一位,“颜茴,你有话不妨直说。”

被点名的人神色如常,于此时同云锦绣轻声道:“既娘子无意和兖州世族撕破脸,也不想将兖州拱手相让,理当各退一步。”

杨觉一直没有开口,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话了。

“退一步并不能海阔天高。兖州世族在青州界内都能目中无人,兖州之内,难道会听命于我们?”

换而言之,杨觉的意思时,对付一群不要脸的人,就得比他们还要不要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