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节(1 / 2)

加入书签

当然,上辈子便听说过王家,没想到会有那样的一天,竟然能和这样一个家族活在同一个时代。

可惜云家在青州算数一数二,跟王家一比渣都不是。

虽然青州之内也有王氏,架不住那是旁支。

既然是旁支,云锦绣好奇的在于,王家那后面养出王羲之那么一个儿子的人家,现在该是什么样?

云锦绣想到这一位名扬天下,后世史书亦记载其中的书圣,焉能不垂涎三尺。

“你观青州内的王氏如何?”杨觉难以理解云锦绣的星星眼,那透着崇拜的眼神,杨觉丝毫不以为然。

要说名头,杨氏不比王氏差!

从小到大被人称赞聪明绝顶,文武双全的杨觉以为,云锦绣看着他不该再想着王家的那些人才是。

尤其青州的王家在杨觉出面请他们帮忙,一道夺回青州时,王家人的态度,更是让杨觉对王家再无半点好感。

瞧云锦绣的样子,杨觉不得不提醒云锦绣,切不可再把这么一家子当回事,他们不配。

杨觉说起此,也毫不掩饰对王家那份瞧不起。

“额!”云锦绣不至于听不出来,被杨觉一提青州王氏他们的做法,整个人马上不好了!

因为书圣的大滤镜,她真要把王家那群人做下不像样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了!

可是,那是能忘的吗?

必须不能忘了啊!

云锦绣默默地收回对书圣的崇拜,以及因此对王家生出的种种向往之心。

算了,近距离地相识,极有可能毁掉一个人在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书圣老人家,还是把他藏在心底里吧!

云锦绣果断听话,冲杨觉道:“公子无事,我先去忙。”

“练兵?”不用云锦绣开口,杨觉已知云锦绣要干什么去。

乖乖地点头,云锦绣以为杨觉有何吩咐。

杨觉突然朝云锦绣丢出一份竹简,“看看这份阵法图。”

云锦绣赶紧接住,当即打开一看,越看,云锦绣眼睛越亮。

杨觉对云锦绣的反应算是满意,毕竟云锦绣底子确实不错,云家别看在天下世族中算不上一流,但在教养孩子方面比起不少人家好得多。

其中哪怕不泛云锦绣本人的原因,但云锦绣读书不少,就连这阵法都各有涉及,或许更多因家世渊源,这还是跟曹家有关。

“这里变动,是不是太急了?”云锦绣看归看,还能说出看法。

“你打算如何练兵?”杨觉瞥过云锦绣指出的地方,不答反问。

云锦绣沉着了半响道:“专攻箭术。”

杨觉抬眼扫过云锦绣,“鲜卑尤其擅长骑射。”

不过是将一番实话告诉云锦绣,也提醒云锦绣如果练兵执意要用鲜卑擅长的方式去对付鲜卑,后果不一定是云锦绣能够承担得起的!

凡事须得三思,云锦绣哪里会不懂杨觉的意思,可是......

“公子觉得,以他们之所长打败他们,他们以后还敢说那是他们的强项吗?而且擅长骑射,他们一万人中神射手不过一个。公子听过卖油翁的故事吗?”

云锦绣有此一问,杨觉确实从未听说过所谓卖油翁的故事,愿意洗耳恭听。

“有一个擅长射箭的人,以为天下无人的箭术能出其左右,引以为傲。偶然一个卖油翁路过,观其射箭,中靶者十之八.九。

“老翁颔首微赞,那人颇为不悦,问老翁亦擅射箭?他的箭术不够精湛?

“老翁答之,不过熟能生巧罢了。

“那人自是不服,质问老翁岂能轻下定论。

“老翁答之,以之倒油之经验可得。

“随后,老翁取一葫芦,再以铜钱置于葫芦之上,从铜钱之孔倒油入葫芦,油未沾铜钱半滴。”

杨觉听完了,也明白了云锦绣的用意。

“熟能生巧?专攻箭术?”杨觉再问。

“若以近身攻击,我们有多少胜算?”云锦绣无奈。硬碰硬,他们并没有胜算!

“如此说来,你缺擅长制弓之人。”杨觉既然确定云锦绣接下来想做的事,考虑的就是另一个问题,比如云锦绣手里缺什么人。

云锦绣一顿,显得呆呆地望向杨觉。

杨觉似若不见,且道:“既然你之前能够发动青州百姓为你所用,一道反抗鲜卑,现在同样可以考虑让百姓一道制作武器,迎接大战。”

“正是正是。攻破各家的坞堡,我不仅将各家的人收为己用,就连他们的粮食,家中的财宝,我都一并拿下。这个罪名还得鲜卑背!”

云锦绣忙不迭地点头,她手里有粮,还有钱,完全可以考虑用粮食和钱让百姓们帮她干活。

这回引得杨觉再一次对她侧目,云锦绣一番行径,与强盗何异?

简直是占尽了好处,更要完全将事情和自己撇干净。

可惜云锦绣完全没有发现他的眼神,这会儿继续补充道:“至于我们得到的这些东西,都是从鲜卑人手里抢来的,那断然不能随便还给他们。除非他们能拿出证据证明东西是他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