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4节(1 / 2)

加入书签

她不傻。

想起前事,玉秀忍不住抓住陈怀民:“你不跟我们一起走吗?你要把我们丢下?”

陈怀民:“撒手!我这开车呢!”

吴小萍赶紧把玉秀拉回来,发现玉秀浑身都在发抖。

她把玉秀抱在怀里,哄小弟弟一样哄她,拍她的背。

玉秀就紧紧贴着吴小萍,紧紧抓住她,像一只落水的小猫。

陈怀民看了一眼吴小萍,觉得这是个能讲通的,就说:“到了火车站,你们上了火车,就各安天命吧。日后……各自保重吧。”

吴小萍抱住玉秀,再看陈司机,想说话,又顾忌许多。

她有自己的任务,当然不能离开。可是当着陈司机和玉秀这两个无关者的面,她当然不能坦白自己的任务啊。

吴小萍端正的说:“你要把我送回去再行。我不能离了苏先生。”她顿了顿,不是太坚定的说:“我是太太啊。你要听我的。”

陈司机就从后视镜里看她。

玉秀没见过真正的祝玉燕,只从报纸上看过照片,虽然一见吴小萍就觉得不像,但觉得可能是化妆的关系,何况吴小萍现在又包着头脸,看不清五官。

玉秀就说:“对了,你怎么把太太也带出来了?”

陈司机:“……”

当时他肯定不能对玉秀说是祝玉燕要逃走,只说是有个任务,需要她做掩护,掩护的当然是苏先生。

玉秀到了官邸后,只见过吴小萍关起门发大火,骂苏先生、骂陈司机,这么威风,肯定就是真正的太太。

玉秀自己想通了,就又问:“苏先生想让太太逃命?他真是个好人。”

陈司机:“……”

吴小萍:“……”

玉秀感叹完,转过头劝吴小萍:“太太,苏先生好心送你逃命,你不要辜负他啊。”

陈司机赶紧跟着劝:“对嘛,太太,这都是先生的好意,你不要辜负啊。”

吴小萍想起苏纯钧让她不要露馅,只好继续装太太的口吻发言:“我是太太,当然要回去陪着先生。”

陈怀民觉得自己需要想一想该怎么劝。

玉秀已经感动了,说:“你要跟他同生共死……你们的感情好深,他想救你,你却愿意陪他一起死,你们都是好人……”

吴小萍:“……”

她觉得有些尴尬,只好抱着玉秀拍一拍。

玉秀对陈怀民说:“太太想跟先生一起殉情,你要不然还是送她回去,也成全了她的一片真情。”

陈怀民头疼道:“你不要添乱了。”

他是在书寓里找到的玉秀,一来是她年纪小,他当时不忍心就赎了出来,二来是这孩子傻呼呼的,自有一股痴劲。她当时一心一意的觉得卖了她的妈妈是被哄骗了,见到他被他哄两句就当他是好人,被赎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看妈妈在不在家。

他给她讲我们要打倒帝国主人侵略,要解放全中国,要帮助所有的穷苦人,她就马上相信了他,还身体力行的去街上捡了一老一小回来,然后把他说的全都给这一老一小说了,把这一老一小也给洗脑了。

陈怀民本来的想法只是找一个女孩子,当一下苏先生的外室。至于苏先生本人来不来不重要,只要名声在外,也不必让小公馆的小太太出去见客,简单一点就行。等事情结束了,不需要这个人了,小太太自然是去哪里都可以,回家乡也可以,说她嫁人了也可以,总之,小太太的消失是比较简单的。

他会去书寓找人,也是想着找一个有点风尘味的女人,偶尔需要拖出来露一下面的,让人一望而知。

不过,玉秀虽然在书寓学会了化妆喝酒打牌,却并没有因此变得世故,她仍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苏先生设这个小公馆,自己从来不去,他这个司机却要一天跑好几回。

他开始以为玉秀必是个在男女之事上一点就透的,来演这一出戏并不难,事成之后让她自己走了就行,她必定是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后来就发现不是这样,她的脑子太简单了。

在家里的时候也没读过书,只是被关在家里做家务,当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被卖到书寓后,书寓的“妈妈”为了教她们,也是为了带坏她们,就拿男女之情的书本戏剧教她们,每日不是唱曲就是听戏,日日就浸在那男女之爱里头。

那些东西里有什么好东西呢?不是教人私奔,就是教人月下相会,私相授受。仿佛女人这一生,最要紧的就是在大好年华遇上个男人,然后与这男人一番亲亲爱爱之后,等这男人高中发达了再回来接她。

若是爱情不成功,那就只好自尽。

似乎达成爱情的路只有两条:私相授受和自尽。

他就开始教玉秀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主义,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为了理想而奋斗!

玉秀很快就出师了,从满脑子情情爱爱,开始讲起“为了拯救百姓,我可以牺牲自己!”这样振奋的话。

他觉得玉秀是有救的,她是可以摆脱旧命运,去迎接新命运的。从此后,她不会再以找一个男人来当做人生目标,而是会以解放全中国,拯救百姓当做人生目标,这是多伟大的一个转变啊!

不过有时候,她还是会冒出一点傻气,难免觉得男女之情是重要的。

比如那一晚。

比如现在。

陈怀民叹气,把这样的玉秀独自一人放走,他肯定是不放心的。

但现在看到吴小萍和她在一起,他又觉得其实是可以放心的。

他不知道苏先生是怎么哄骗吴小萍的,显然现在吴小萍仍在坚持扮演太太,他就顺水推舟:“太太,你不要辜负先生的一番苦心啊。你走了,他就能放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