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6节(1 / 2)

加入书签

叫来的两队宪兵全守在外围,还有平田佳子带来的日本人也守在外面,看到有人塞满一袋要走就上前挡住收钱。

虽然只有八分。

这当然是亏的。

虽然是边角料和废品,但并不是不值钱,送回日本也能赚不少的钱。

不过生意不是这样做的。首先送回日本就不对。中国明明是这么大的市场,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还要送回日本卖呢?

真送回去,就必定会挨骂,这说明在中国的人太无能了。

但这样卖肯定也是赚不到钱的。还会亏不少。

不过祝玉燕说这不是亏钱。这叫宣传,宣传是一种投入,就跟广告一样。

现在日本商品做广告可能没多少人看,也会引来抵触,但假如用义卖的方式便宜的卖给百姓,他们就会接受了。

至于“江南纺织厂”这只是噱头而已,大不了之后再说江南纺织厂卖的东西全是日本产的,四舍五入也是日本的商品了。

不必在意细枝末节。

总之,平田佳子看到半小时内所有的布头和废品全被抢走了,最后收回的钱也就是二十多块,还不够这么多人的午饭钱呢。

可那种人人争相抢购的画面还是让平田佳子震惊了,她很高兴也很满意,这下她就可以去告诉铃木先生了。

她热情的说:“谢谢你,燕姬!”

祝玉燕也很高兴的说:“我们明天继续卖!你明天再拉两车布头来吧!”

第310章 商人经

马路义卖越来越火爆了,一到黄昏就客似云来。

除了第一天需要祝玉燕亲自下场喊话之外,第二天起,大家都自动自发的学会喊话了,还添了许多细节。

于是江南纺织厂厂长带着小姨子跑路的故事就流传了出去,甚至被人当成真的了。

送来的日本产品也从一开始的只有碎布片到什么产品都有了。

摊子越铺越大,占的路面越占越多,渐成一景。

祝玉燕见此情景,又说服平田佳子为代表的日本商会,在马路边上搭了一排棚子,再从路灯那里接了电线,挂上了电灯。

慈善马路义卖会正式升级为夜市。

商人都知道一件事,就是气氛远比商品更重要。也就是俗话说的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人气就等于卖气。

人聚集的越多,潜在客人就越多。

人都是有聚众性和趋从性的。

当一个地方聚集了许多人,无形中就令人相信这里是安全的。

其实日本商会最想要的就是一个稳定的市场。

他们千方百计想要在城市中打开市场,但一直都没有门路。

一开始日本商会借助良民证卖米卖粮食,但成效不大,因为在中国百姓眼中,日本人就等于日本兵,日本商人哪怕没有拿枪拿刺刀,在中国百姓眼中他们也拿着枪和刀。

要不是饿得没有办法,根本不会有百姓去日本商会的门口买粮食。

而且为了防备可能存在的反动人士,日本人就把良民证和商会卖粮结合到了一起。

其实,这里面不是没有文章可做的。撬几个日本商人为中国办事……只要有钱赚,美国商人能卖国,日本商人为什么不行?

祝玉燕一直都觉得商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国家没有信仰的种族。因为金钱才是他们的信仰。

日本商人的反应速度相当快。

马路义卖会开到第三天,日本商人就在平田佳子的引见下来祝家楼送礼了。

一半送给苏先生,一半送给祝大慈善家。

祝玉燕的慈善基金会得到了大笔的捐赠!

而那些日本商人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说“也有一些残次品想送到义卖会去”。

祝大慈善家统统都笑纳了。

不过,这些日本商人并不仅仅是为了送残次品,他们的目的还是要卖真正的商品。

祝大慈善家说这当然可以,但由于义卖会是以慈善为目的的,所以送到慈善摊子上的商品呢,按旧例所得尽归我大慈善基金会!

不过,我也明白你们是需要一点工作成绩的,所以我愿意在慈善义卖会的摊子旁边让你们摆一个卖正常商品的摊子,这个摊子的钱,我就不全要了,只收一成,做个摊位费什么的,你们看……

日本商人虽然觉得一成的摊位费有些贵,但都点头答应了下来。

祝玉燕与他们订立了合同后,就允许他们的商品进入慈善义卖会了。

如今夜市上的东西可齐全了。

日本人卖的也都是普通的东西,以家具日用为多。

祝玉燕晚上也会在那里帮着看摊推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