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0节(1 / 2)

加入书签

冯市长的口气自然也比蔡文华大的多。蔡先生好歹一个情人只能一张票,冯市长要连旧日情人的一家都给救了,要苏先生替他准备四张船票,分别是旧情人,私生子,旧情人丈夫,以及旧情人与丈夫生的一个孩子。

如此重责大任非苏先生莫属啊。

冯市长信赖的说。

苏先生在冯市长面前犹豫良久——大约一小时左右,见冯市长始终不改初衷,只得十分勉强的答应下来。

他回来与祝玉燕一讲,祝二小姐道:“怎么?你打算把这些人都送到日本去?”她想了想,道:“或许可行。但是他们去日本,那可是在日本人的监视之下了哦。”

苏纯钧的意思是让她想办法借二子的口,把这些人都送给日本人。毕竟这些人都是货真价实的官眷,日本人连日本女学生肚子里的孩子都要,更不可能放过他们了。

想一想,他们明明是为了逃避这座将要被日本人统治的城市而逃走,却偏偏逃到了日本人的手中。

祝玉燕的良心有一点不安。

可蔡文华与冯市长这样的贪官污吏,现在正打算逃走,置全城百姓于不顾,似乎他们的家人也不是那么清白无辜的了。

苏纯钧看到祝二小姐面上神色,突然发觉他竟然将在官场中的丑恶带给了她,心中突然就是一寒,像是踏出了一条不该踏的路。

他马上改口:“算了,我另想办法,寻几张火车票送他们走就行了。”

现在要跑,一个是往外跑,去外国,一个是往里跑,逃向内陆还没有被日本人占领的地区。

祝玉燕心中一松,跟着就发现苏先生的表情很僵硬,她本就冰雪聪明,一转念就知道他在懊悔什么。

她想一想,这样捂着良心的事,只怕他也没少做,现在她只做一分就受不了,那他做了九分,又要如何化解心中的块垒呢?

哪怕是为了不叫他痛苦,她都不该退缩。

她说:“正好我也要取信日本人,就让我试一试吧。若是不行,你再去找火车票也来得及。”

两人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紧紧将手握在一起。

前方的道路并非全是光明的,它也有黑暗的地方,有时为了去到光明的所在,也要不吝踏进黑暗。

第272章 名单

或许有人不相信,但日本现在可是个好地方,人人都想往日本去,逃避将要到来的战火。

相比遥远的西洋,都是白种人的异国他乡,一水之隔的日本就显得“可亲”多了。一来,日本距离中国很近;二来,日本人与中国人在外貌上更加相似。

第三嘛,就不得不提“自古以来”了。

自古以来,日本与中国的交往就不少,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日本都可以说是一个不陌生的邻居。

虽然日本现在是侵略者,可这并没有吓阻那些想要逃到日本去的人。

因为很明显啊,他们只要踏上日本的土地,就是日本人了!

比起在洋人的世界里讨生活,在日本装作日本人生活那就简单得多了。

祝玉燕身负重任,就特意在日本学生中间打听了一下,不想,现在偷渡去日本是一门相当热门的生意。

由于距离太近,不止是日本商会的船可以乘坐,从这里先到福建,然后从福建那边的小渔村坐日本人的小渔船去日本,也可以轻轻松松的偷渡呢。

偷渡过去以后,自然是要先做工还债。

二子所讲的想回日本,就是想让祝玉燕帮她逃出学校,送她去偷渡的地方,再从那里想办法回日本。

二子:“我已经学会中国话了,只要我能离开学校,就能找到船回日本!”

二子很有信心。对她而言最难的在于怎么逃出学校。

学校里的日本老师对日本学生管得如此严格,不许他们在没有命令的时候乱跑,像军队里一样的严格作息时间,以前必须集体行动的要求,这都是为了防止学生逃跑。

……因为,逃兵是哪里都有滴~

哪怕天皇是如此的伟大,日本人都崇拜天皇,愿意为天皇献出生命。

可是生命是如此的可贵啊!

从日本把军队开到中国起,逃兵就屡禁不止。

听二子讲,为了禁止逃兵,现在在日本,参军的年轻男人都要先在家乡娶了妻以后才会被派到中国来。

这就是为了防止逃兵出现,利用家乡的妻子来栓住士兵的心。

而像二子这样送到中国来的日本学生也不止是这里有,在许多中国的城市里,都会送入大量的日本侨民与日本学生。

日本人这样做的目的昭然若揭。

他们是为了尽快占领中国,所以才将日本人送到中国来。

在这座城市里,日本侨民的商会现在已经接管了本地的商会。对百姓来说,从日本商人手中买米跟从中国商人手中买米并没有分别,特别是现在根本没有中国商人肯开门做生意,那日本商人手中的米就格外珍贵了。

米面粮油,药草布匹,这都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百姓并不能理解大人们所争执的世界,也管不到谁在上头做皇帝。他们只想要和平的生活。

在市场崩溃以后,日本商会出面稳定市场,托那些米面的福,日本的良民证在百姓中间并没有遇到多大的抵制就成功了。

只有一二酸文秀才吵吵嚷嚷几句“国将不国”的话。

可是对百姓们来讲,在这短短十年间,上面的天从皇帝变成了总统,外国人从法国换成了英国又换成了日本,换得太多了,就像狼来的了孩子,再有人说日本人不安好心,只要他们变不出米来,街道上仍有宪兵与流氓在游荡,那百姓就不会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道理讲得再多也填不饱肚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