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节(1 / 2)

加入书签

美国的军火既卖给日本人,也卖给国民政府。不过美国人还是更向着日本人,因为他们向日本人开放了技术,也帮助日本建立军工厂,却一直不肯把技术卖给国民政府。

“我们需要军火,只能向美国商人买。而且必须用美金结算。”苏纯钧说。

他自从进入冯市长身边以来,还没有操办过买军火这么大的生意。不过现在能进入冯市长的书房了,所以让他翻到了不少以前的资料,他就趁机抄下来不少。

现在冯市长是想买几批便宜的粮食,好缓解一下城里这波粮荒。

一旦缺粮的事引起风潮,那就收拾不住了。

冯市长还想风风光光的走呢。

说完早餐的闲话,苏先生就去上班了。

祝颜舒在他走后交待祝二小姐:“走私买粮的事你不要插手,也不要在学校里提这件事。这个由校长来考虑,校长的门路比你多,也比你知道该怎么办。这种事不是你能掺和的,懂不懂?”

祝二小姐点点头:“懂。我懂。”

苏先生讲了这么多,就是讲给她听的,她还能听不懂吗?

代教授也笑着说:“码头上那些国际贸易公司,很多都不是做正经生意的。他们做的最多的就是走私奴隶。也有很多人想找他们偷渡,但上了船就由不得自己,多数是整船整船的被卖掉,美国那里有不少荒山野岭,都是需要人手去干活的,挖矿、修铁路,送去了就回不来了,隔着大海呢。”

他这话一说,把代玉蝉和施无为想的自己去找码头公司的念头也打消了。

代玉蝉看一眼施无为,问:“那要是去留学坐他们的船会不会有危险?”

施无为被她看了一眼,满脑子都是以后他们生两个孩子,男孩就叫狗儿,女孩叫花儿。

代教授说:“不会有事。我们不坐货船,坐英国客船。”

到了慈善基金会上,祝二小姐也布置了最近的工作重点:收粮。

他们手里目前还有四千多美金,打算赶在冬天以前,全都买成红薯存起来。

虽然现在街上已经没有了粮店,但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钱花到位,粮食还是能买来的。

基金会上卧龙藏龙。

一个家里父亲也是在政府做事,但已经许久没有事做,每天只是去参加各种会议(舞会、酒会)的女同学介绍了一个卖粮食的人。

一个银行大班,正宗美国人,名字叫约翰,姓什么就不必提了,人家也没打算告诉他们。

银行大班就是银行总经理。外国人在中国开银行,管理用的全都是他们本国人,他们在中国还是说英语,进银行做事的中国人要先学会能熟练的跟这些外国人对话才能找到工作。

现在国家信用破产,什么银柜、金铺,都没有外国银行的信用度高。美国银行尤其厉害,花旗银行、汇丰银行都曾经宣称过哪怕美国破产了,他们的银行也不会破产,这就是资本家的自信。

中国人看到外国的坚船利炮,也难免觉得外国的银行就跟这坚船利炮一样,很可靠。

于是许多有钱人、商人,都愿意把自己的家产什么的放在银行保险柜里。

不过天长日久,银行就会自行判断一下这些东西还有没有保存价值——要是主人已经死了呢?那不就成了一笔无主的财产吗?

当然,这跟他们银行宣传的时候不同。银行宣传的时候可是说会永远的替客户保护他们的财富,只等他们的后代前来认领。

但是,事实上呢——银行也会看人下菜呀。

这位女同学就小声说:“那位美国人喝醉了说,有一批库房要收回来,里面的东西都是无主的,要是愿意买的话,可以参加他们的拍卖会。”

显然,这个消息突破了在座许多同学的认知——相信外国银行信誉的人可是不少的。

一个男同学就激动的说:“他们真的敢这么干?”

女同学说:“我没有说谎,就是这样。我爸看到了那份拍卖单,上面是有粮食的。我爸说……”她压低声,“可能是晋商当时为了躲祸,把一部分东西全都存在了外国银行里。”

她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懂了。

因为这事,实在是已经不新鲜了。

自从清朝完蛋后,各地都拉起了队伍。山大王们乱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人头换的比较勤快。后来也都陆续取得了名份,称上了这个军那个军的,一副为民请命的正义样子。

这些山大王带着各家军队在当地,那是必需要当地富户豪绅们供养的,于是一时各地豪门大户都纷纷外逃——山大王们再围追堵截的抓人。

报纸上时常将这种事写出来,以觞读者。

一时四川那边某某某全家死了,一时山东那里谁谁谁跟山大王拜了把子,互为儿女亲家,如此云云,多不胜数。

豪门大户跑路的时候,不能把几百车东西随身带着,于是有的就特意托人送到外国银行,隐姓瞒名的存起来,替子孙后代留一个东山再起的家底。

祝二小姐啧啧:“想必是那一家都死光了,银行知道他们不会再来找了,索性就把东西都给卖了吧。”

再怎么隐性瞒名,银行想知道还是容易的。

张妈就说报纸就像是一个讣告板,天南海北的人死了,都能从报纸上知道。

银行方面想必是能确定人都死光了,能再来取存的东西的人都不在了。

女同学说:“不过,我爸没办法帮我取邀请函去参加那个拍卖会……”

她爸爸就算是能进去拍卖会,估计也不会乐意帮女儿胡闹。

众人便都看祝二小姐。

祝二小姐:“我?”

她跟银行没关系啊。

众同学都用眼神打架,终于,代玉蝉被推荐来跟祝二小姐讲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