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第 33 章(1 / 2)

加入书签

演唱会第二天, 姜奶奶出院了。

姜苏觅早早到了医院,陪奶奶做完出院前最后一次检查,又再三跟医生确定奶奶没事后, 便回病房帮奶奶收拾行李。

爷爷则陪奶奶到食堂吃早餐去。

住了三个月院,东西并不算少。

姜苏觅把两个箱子打开,边收拾,边清理不要的。

打开床边的柜子时, 两根紫色的棍子骨碌碌地滚了出来。

姜苏觅捡起来一看, 这不是她演唱会的应援发光棒吗?

恰好, 爷爷奶奶也吃早餐回来了。

她举着两根发光棒, 看向吃完早餐回来的二老。

姜爷爷上来把发光棒自她手里拿出, 放进行李箱里,“我们可要留着当纪念的,宝贝孙女第一次开演唱会。”

姜苏觅狐疑地看着他两, “你们也去看演唱会了?”

姜奶奶走进来,笑眯眯地开口,“现场是去不了, 你外公喊的小江在现场给我们直播。”

不止他们,外公外婆和纪持琛父母昨晚都在病房里看了演唱会的全程直播,据说纪持琛妈妈为了营造演唱会氛围, 还让人拿了不少灯过来。

姜苏觅脑海里适时出现了六位长辈排排坐在沙发上, 挥舞着发光棒看她演唱会的场景了。

她就说昨晚江铨老举着个手机绕着舞台边边跑来跑去干嘛。

姜爷爷又把应援棒从箱子里拿起来欣赏,“我要拿回家摆着, 客厅哪最显眼?”

姜苏觅按住他的手,“还要摆起来?”

姜爷爷点头, “是的。江董说他要框起来, 挂在办公室正中间, 持琛爸妈也要摆在客厅里,我当然不能输,要不找人打个镶金的架子,给它摆上面?”

他神情认真,丝毫不像开玩笑。

镶,镶金?

姜苏觅赶紧劝阻,“还是就摆在电视旁边吧。”

姜奶奶走到她面前,抬手摸了摸姜苏觅的头,感叹道,“那可是你第一次开演唱会的纪念物啊。”说罢又笑了起来,“我记得你从小就喜欢唱歌,那会儿还闹着我给你买个发光的麦克风,想自己在家唱歌,结果一按开关,那个麦克风其实是个播放器,根本不能自己唱,后来你哭了好半天,全家人轮流哄你,还是你爸爸快要跑遍桦市,给你买回来一个粉色的真麦克风,你才不发脾气了。”

姜爷爷拍着大腿笑出声,“唉哟我现在还记得你打开麦克风那时候的表情。”

姜苏觅其实也记得这事。

小时候的她,在打开麦克风后现根本就轮不到她唱的时候,是真的很绝望……

可现在看来,就完全是笑料了。

还好纪持琛不知道,不然肯定得有事没事拿出来说说。

想法刚闪过,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

回头一看,正好就是纪持琛进来了。

姜苏觅心里一咯噔,“你没听见什么吧?”

纪持琛跟爷爷奶奶打了招呼,回答姜苏觅,“没有。”

刚松一口气,就看他又开口了,“肯定没听到你因为麦克风播放器哭了半天的事。”

……

姜苏觅直接扯开话题,“快收拾收拾走了。”

爷爷奶奶相视一笑,也不再提这件事。

大家一起把行李收拾好,又把房间里的垃圾清扫了后,拖着行李箱走出病房门口。

姜苏觅站在门下,回头看了眼这个曾经出现在她梦中的病房。

梦里窗边的树总是一片翠绿,而此时,树叶早已不知何时掉光,只余光秃秃的树枝。落叶不会再回到树上,奶奶也不会再回来这里。

关门前,姜苏觅轻声说,“不会再回来了。”

*

纪持琛开车,把姜苏觅一家送回家。

还没进门,姜苏觅就听到屋子里有声。

她狐疑地打开门。发现外公外婆和纪持琛父母都在,正在厨房里忙活着。

听见他们回来了,离门口最近的江夫人从厨房里出来打招呼,“回来了?”

姜苏觅从鞋柜里拿出毛绒拖鞋给自己换上,“外婆,你们怎么来了?”

江仲明也出来了,“庆祝你奶奶出院啊。”

纪母自门后探出半个身体,“回来啦?”

说罢又对在姜苏觅背后的纪持琛招了招手,“纪持琛,快过来帮忙。”

姜苏觅看大家都在厨房,也想进去帮忙洗个菜什么的,被纪母和江仲明同时制止了,“你别进来厨房,你在客厅陪奶奶看看电视。”

纪持琛揉了揉她的头发,“去吧,厨房有我就好。”

姜苏觅只好停下脚步,转头跟着奶奶去了客厅。

两人刚坐下,姜爷爷就拿着应援棒过来了。

他走到电视柜前,把电视旁的两瓶酒拿开了,把应援棒放到了原本放酒的架子上,边摆边问二人,“看看位置正不正。”

姜苏觅扫了眼,“正了。”

听罢,姜爷爷站起来看了会,又觉得不太满意,拿到了另一边,“这边比较靠近门口,放这边是不是好点?”

一开始,姜苏觅和姜奶奶都还很有耐心地回答着姜爷爷。

可姜爷爷前后鼓捣了半个小时,都还不满意,把应援棒沿着电视周边摆了个遍。

终于,姜奶奶忍无可忍,“你挡着电视了,走开!”

姜爷爷被吼得哆嗦了下,赶紧把应援棒放在架子上走开了。

正好饭也做好了,江夫人招呼他们过去吃饭。

姜苏觅先走了过去,跟江夫人一起摆碗筷。

江夫人小声问她,“奶奶没事了吧?”

姜苏觅点头,“医生说没事啦。”

江夫人抿唇笑了,“那就好,我看她昨晚精神头也挺不错的,挥舞起发光棒来可有劲了。”

姜苏觅想象了下那违和的场景,噗嗤一下笑了出来,“真有外公的,还想得到叫江铨直播。”

江夫人,“那有什么不行,算起来江铨跟你还有点亲戚关系,他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还去找你外公拉过投资呢。”

姜苏觅惊讶,她跟江铨竟然还有点亲戚关系?

江夫人边摆碗筷,边开始数辈分,数到最后也乱了。

两人这边聊着,其他菜也端了上来,一家人聚集在餐桌旁,话题便被引到了别处。

等人都坐齐后,大家便动筷了。

江夫人尝了块鱿鱼,满意地看着纪持琛,“没想到持琛做饭也那么好吃。”

她话音刚落,江仲明就八卦地看着姜苏觅,“网上都传你俩复婚了,真的吗?复婚不得再办一次婚礼啊?当初那个太简单了,我外孙女的婚礼那必须得隆重。”

……

完了。

姜苏觅夹菜的动作停下,僵硬地看向自己的爷爷奶奶。

果然,二老都把筷子放下了,严肃地看着她。

姜奶奶板起脸,“复婚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没离么?”

江仲明察觉到自己好像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赶紧伸手挡住脸,闷头夹菜。

姜苏觅也放下了筷子,扯出一个笑,“我可以解释……”

姜奶奶打断了她,“说实话。”

姜苏觅收敛了笑容,低头小声回答,“是,离婚了……”

她越说声音越小,到最后几乎听不见。

纪持琛赶在姜奶奶生气前握住姜苏觅的手,“奶奶抱歉,都是我的问题,闹了点小别扭。”

姜爷爷皱眉,“什么小别扭闹到要离婚?那也不能瞒着我们啊。”

纪持琛连连点头,“是,不过没关系,我们很快就会复婚的。”他捏了捏姜苏觅的手,“是吗?”

感受到爷爷奶奶扫射过来的死亡视线,姜苏觅抬起头,皮笑肉不笑地看着纪持琛,“是……”

其他人也出来帮腔,这事才算过了去,一家人再次和乐融融地吃起饭来。

*

饭后大家又坐到一块看电视,下棋,直到9点多才陆续离开。

送大家离开后,姜苏觅跟着爷爷上了二楼。

她泡了壶茶,给自己和爷爷都倒了一杯,坐到爷爷对面。

爷爷从书架上拿了本书下来,抿了口茶,“怎么啦?”

姜苏觅捧着茶,“我想知道多一点关于爸爸妈妈当年车祸的事情。”

姜爷爷自书中抬头,“怎么忽然问起这个了?”

姜苏觅随便扯了个借口,“外公外婆问的时候,我好像都不太清楚,也回答不了他们什么。”

那时候她才初一,还是住校。

凌晨5点多班主任突然来宿舍找她,把她送到了医院里。

姜苏觅才知道父母出事了。

她只知道是在外地出了车祸,别的就都不知道了。

姜爷爷把书盖起来,眉目蒙上悲伤,回忆道:“他们是在榕市出的车祸,完全没减速地从在高速边上冲了出去,车子直接坠落到地面上。”

“人也……”

姜爷爷抬起眼镜摸了摸泪,“所幸那段高速下是郊区,当时又是凌晨,没砸到其他车辆或人。”

“现场情况我们只看到了警方拍的照片,我们赶过去的时候现场都清理干净了。”

“不过据后面的调查,车子的各项功能都是完好的。推测事故原因应该是那天雨比较大,看不清路况,车速较快轮子打滑,就发生了意外。”

姜苏觅抓住了关键字。

车子的各项功能都是完好的。

姜苏觅看着杯中微微晃动的茶水。

也许,是她多想了吧。

*

李夏回国后,姜苏觅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看她。

而是在周末先去找了李夏的父母。

李夏父亲是事业单位职工,前几年被外派出国,李夏被丢那会才调回来。

李夏母亲是个家庭主妇,现在一家三口和李夏的爷爷奶奶一起住在单位宿舍里。

纪持琛看了眼消息,牵着姜苏觅,对身后的两位警察说,“走吧,可以进去了。”

一行人走进一单位,上楼梯后敲响了203的门。

很快,一个男人开门了。

警察上下扫了他一眼,“李松辉?”

李松辉点头,“我是,怎么了警察同志?”

警察:“认识李夏不?”

李松辉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淡然回答,“不认识。”

姜苏觅看他一副好像真的不认识李夏的样子,手不自觉攥紧了。

警察又把李夏的照片拿出来,怼到他面前,“认识照片上这小姑娘吗?”

李松辉依旧是那副表情,“不认识。”

正说着,李夏妈妈和几个邻居阿姨晨练买菜回来了,看着自家家门口围着人,还有两个警察,紧张地问,“怎么了这是?怎么警察都来了。”

看见那几位邻居,李松辉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很快又镇定下来,“我说了我不认识,麻烦你们快走。”

说罢,不顾李夏妈妈还在楼梯上,就想关门,却被警察按住了。

警察举着照片,“再问你一次,认不认识照片上的小女孩?她叫李夏。你不会真以为你嘴硬不认我们就查不到吧?”

其中一个阿姨一听李夏,说道:“李夏?不就是松辉他们家闺女么?据说之前外派的时候生病走了,怪可怜的。”

看刚刚李松辉的表现,他会说出李夏病死的话一点都不奇怪。

姜苏觅冷笑,“把一个小姑娘丢在异国他乡,回来还说她死了?说你畜生都觉得侮辱了畜生。”

李夏妈妈一惊,“你可别乱说!我家姑娘就是生病走了,什么丢了,本来孩子没了就伤心,你们怎么还这样?”

姜苏觅平静开口,“我们拿到了监控,也有邻居的证词。”

她勾唇一笑,“而且,夏夏回国了。那是死而复生了?”

听到李夏还活着,楼梯边的阿姨们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小声交流着。

见事情已经捅破,李松辉也不想装了,又或许是听到李夏还活着,刺激了他,“活下来了?那小蹄子还真是命大,白吃了我们家几年米。”

李夏妈妈涨红了脸,指着他骂,“她怎么说都是你女儿,把她丢了就算了,你还这样说她!”

李松辉烦躁地开口,“什么女儿,我李松辉只有一个儿子。”他看向警察,“我在国外丢的她,关你们国内警察什么事?”

那些邻居阿姨也不说话了,一个个都露出了鄙夷的眼神。

其中两个更是直接骂了出来,“什么人呐这是,也不怕遭报应。”

李松辉实在不想再纠缠下去,伸手想推开站在门口处的姜苏觅强行关门。

纪持琛先他一步把姜苏觅护到了自己身旁,随即一直在他身后的保镖上前直接给了李松辉一拳。

保镖身强力壮,打他也没省着力气。

瘦弱的李松辉一下就被打得摔倒在地。

保镖见他摔倒,一点没跟他客气,又在他腹部补了一脚。

李松辉原本捂着脸的手转去捂肚子,痛得话都说不利索,“打,打人,警察他打人。”

警察面无表情:“是么?我没看见。”

那些邻居阿姨也散开来,迈步上楼,“我们也没看见。”

*

许是外面的声响太大,吵到了在房里的李松辉父母。

李松辉母亲推着李松辉父亲,走到门前,看见自己摔倒在地的儿子,赶紧上去扶他起来,“怎么了这是?”

坐在轮椅上的李松辉父亲,神情看上去有些呆滞,眼神空洞地扫过在场的人。

可就在他看见姜苏觅时,情绪异常激动,不断挥舞着手臂,想要从轮椅上站起来,嘴里不停地喊着,“别回来找我,别回来找我,不关我事不关我事!”

姜苏觅蹙眉,不明白他在干嘛。

纪持琛下意识把姜苏觅护到身后。

李松辉母亲顾不上儿子,又回来按住自己老公,“你怎么了?”

李松辉父亲听到她的声音,平静了一会。

他试探性地再看了一眼姜苏觅,马上又激动起来,双臂抱头,“我就是在你杯子里加了点东西而已,是你自己要开车的,不关我事!”

说罢,疯狂地摇头。

李松辉母亲赶紧跑进屋,拿出药喂他吃了,人才平静下来。

警察按住李松辉,把他的双手反剪到背后,用手铐铐了起来,“有什么话,回警局再说。”

李松辉还在叫嚣,“你们凭什么捉我?我要告你们!”

姜苏觅站到他面前,“你不会真的以为在国外犯法,回国就完全拿你没办法了吧?还嚷嚷着告警察,多了解点法律知识吧,法盲。”

她双臂抱胸,“还有,领养夏夏的父母比你们优秀一百倍,她会过得比你好,过得比你们全家都好,会有璀璨的一生。而你们,坐牢就等着被单位解聘吧,你们的儿子也会因为你的案底受限制。而你做的这些光荣事,有刚刚那些阿姨在,估计很快周边十条街都会知道,你们一家的脊梁背都会被人戳穿。”

李松辉脸色苍白,又开始奋力挣扎,“我儿子,我不能连累我儿子,你们放开我。”

最后,警察和保镖把他扛上了警车,李夏母亲也被带走了。

走出宿舍大院,姜苏觅看着远去的警车,唏嘘道:“有些人真的不配为人父母。”

纪持琛握住她的手,“他们犯了遗弃罪,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蒋助理在旁边翻着文件,“是的,法务部一定会为他们争取最高的刑罚的。”

姜苏觅转身,望着纪持琛,欲言又止。

纪持琛对上她的眼神,把她圈进怀里,“我知道,我会让人去查的。”

*

纪持琛送姜苏觅回家。

把她送进门即将要离开时,衣袖被她拉住了。

姜苏觅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我有点怕。”

姜苏觅长得不太像妈妈,可轮廓神似她的父亲。

李夏爷爷刚刚的反应,一点也不正常。

只是在你的杯子里放了点东西,后面是你自己要去开车的。

至今回想起这句话,姜苏觅都后背发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