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节(1 / 2)

加入书签

店主看着远方叹气,“不知道那位道友是干什么的,探险者还好。如果是猎杀鬼物的,他会来这儿,说明某个地方出现鬼物浪潮了。”

转眼,他脸上又挂上了笑容,“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你们要不要多配备一点装备?我去给你们谈个成本价。”

真是信了他个鬼。

宋一知道,他肯定不会跟之前那样把他们当肥羊宰了,但要说成本价,可能他的“跑腿费”也算进去了吧。

林则在偷偷做笔记:以前别人需要啥他卖啥,现在他明白了,没有需求也可以创造需求的嘛,比如像现在这样,制造一点危机感。

就在他们以为店主只是为了推销胡言乱语时,一个御剑修士冲进了聚居点,然后力竭委顿在地,声音嘶哑大吼,“警报!鬼物浪潮逼近!撤离!”

听到声音的人脸色大变。

离她最近的修士马上警惕上前,保持距离的同时检查她的情况,浑身浴血、也沾着鬼物黏液的修士一条胳膊已断,气息微弱,是拼着最后一口气赶到的聚居点。

有人给了她止痛丹药,但仍然目露遗憾:没救了。

无论是断了胳膊还是力竭都不是致命伤,而是她已经被感染了。断了的胳膊处流出的不再是殷红的血液,而是泛着黑气的浓稠浆液。

她脖子处的血管都已经变成了青黑色。快则过一俩小时,慢则过完今晚,她就会变成鬼物。

“请说出具体情况!”

“我们是探险者,在地窟下面遇到了一窝鬼物,本来以为可以清理干净……但它们好像早已暗中蓄势,形成规模了……杀不完……它们可能已经吞掉了好几个聚居点……它们会从地下偷袭……”

人境之外,灵网不好使。最多某些比较厉害的聚居点形成内部通讯的“小灵网”。虽然是这么称呼,但比真正的灵网差了好多。这意味着消息会慢很多,甚至出现谬误。

队友们为她争取了来这里报信的机会:那些鬼东西在蓄积力量。

根据方向,这可能是它们的下一个目标。

这也是距离沙城最近的聚居点,会成为它们觊觎人境的踏板。城内的人如果得不到消息,说不定还会出来继续送人头,成为它们壮大的养料。

她断断续续地叙述着。

聚居点内有奇怪的哨声响起。

旅社中的那个神秘修士顷刻而至,他喃喃道:“怎么会蔓延得怎么快。”

他确实听到消息说,这外面出现了鬼物浪潮,所以前来猎杀。

他是从另一个方向一路过来的,路上倒没有见到鬼物,路过这个聚居点只是进行休整,没想到……

他与三两个修士相约离开:报信者让他们撤离,但聚居点的建立不容易,撤离是最后的选项。

他们是去前面打探真实情况,再反馈回聚居点,进行下一步部署。

同时有一人是去沙城送信的,必须将最新消息同步过去,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同时请求救援。

有医修出面,对报信者进行疗愈。至少要像临终关怀一样,让她死前的痛苦少一点,交代完要交代的话。

店主正在调动人手,“若撤离指令响起,所有带着未成年的,第一梯队撤离。筑基期及以下的,第二梯队撤离。若无撤离指令,低阶修士与未成年也请尽力参与外围防守。”

“请每位修士提供你们的擅长方向,我方便调动资源。不想掺和的,可以立刻离开。”

没有任何人离开。

有人找店主报名的时候,声音有点抖,“我我我……我就是出来见世面的……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酒馆老板问他,“能喝酒吗?”

他点点头。

老板将一大瓶酒递过去,“喝点壮胆。”

他吨吨吨地喝完,眼眶红了,没跑。

那家伙一看就跟宋一的同学差不多,都是萌新,脸上写着好骗。估计来这儿之后也被坑了不少钱,在这里估计一个人都不认识,更别说有啥归属感了。

他为什么不跑?

宋一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她一开始甚至觉得这可能是一场戏:

比如一种演习——学校里偶尔会搞。

比如制造恐慌感,方便据点捞钱。

因为这不符合宋一的认知:

这里是人境之外,那些家伙有多黑,之前她就见识到了,她还看到有俩人出去打了一架。

不讲道德,法律作用有限,是她对这个地方的认知。

在这样的地方,强者跑得比弱者快,难道不是基操吗?弱者就是最佳炮灰。这最多算是道德瑕疵,都不违法:弱小才是原罪,你菜怪谁咯?

但他们没有这么做。

当然,这不是什么演习。

或许草蛇灰线,早有迹象:雯雯的爸妈过年期间也没有回来。据说往年过年时,他们还是会放假回家的。

雯雯的父母不是在沙城外面巡防,但各地的情况糟糕时,往往会相互呼应。

为了一场戏,黑心店主不必将自己的库存掏出来免费发放,不必将自己列入抵抗与掩护撤退的第一梯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