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节(1 / 2)

加入书签

宋一的表情有点纠结,斟酌许久,她才说:“我佩服他们,但又不太理解,因为我做不到他们那样。”

做不到,是事实。她早就经历过了一世,但她什么都没做。

佩服,是因为她是受益者。但宋一同样觉得,像她这种无关紧要的人的佩服,对当事人而言又有什么用?他们都已经身死道消,啥都没了啊。

袁老师笑了笑,摸摸她的脑袋,“其实我也不觉得这个世界有纯粹的奉献。”

宋一的眼睛一亮,“老师,我今年的思想品德是不是保过啦?”

袁老师改摸为敲,“想得美。我不是在赞同你的想法。有些人的奉献,不是为了实质性的回报,而是为了精神上的满足,为了大道的圆融。就像你身后如果站着雯雯他们,你能不管他们的死活吗?”

“那不一样。我跟陌生人又没有感情。”

陌生人和朋友怎么会一样呢?

“是不一样,但又一样。走吧,你们想去外面看看,我带你们去。”袁老师站起了身。

王老师那边安检耽误了时间,正好就被宋一他们赶上了。

三个小孩站在老袁身后嬉皮笑脸,仿佛在说:耽误了这么长时间,结果不都一样嘛,之前就该爽快点。

王老师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她知道这些小孩为啥能这么无法无天了,可不就是被某些老师惯出来的。

第90章

人境边缘只是一个统称,每个洲都有延绵的防线,不同防线外的情况可能天差地别。

有一点是通用的:人类的律法不一定适用了。

不是说在人境外面就可以为所欲为,而是接受审判有两个条件:

一个得有证据,这里没有人境内部的重重禁制与防护,毁尸灭迹更容易;

另一个是你得找得到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明的火种彻底湮灭,人们到了这外面就会彻底放飞自我。道德与法律的教育不是一纸空文,一个正常人要脱掉文明的外衣也需要一些契机。

稍稍踩线,在灰色地带行走很正常,但把步子迈得更远的,会少很多。因为很多人都要回人境内继续生活的,城内到底会舒适很多。

而有些路一旦走上去了,就是不归路。就算这回做得天衣无缝,你能保证下次真的不干了吗?

尝到了甜头的人,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铤而走险,直至无法再回文明之境,直至伏法。

那外面也有小规模的聚居地或补给点。会有城防部的修士巡逻路过,还有诸多探险者等人的存在,危险人士也有……形形色色的人形成了混乱区。

这回,王一晟他们去的是东洲最靠西的沙城外围。他们先传送到沙城,然后乘坐上王老师早就预定好的大型灵能车离开人境。

这儿的灵能车跟宋一之前见过的都不太一样,基本上采取了更高的浮空设计,底面做了更深更厚的防护。

“这儿的黄沙漫天,外面的路况更糟糕,普通的灵能车受损速度很快。”袁老师解释了一句。

离开沙城前,守卫对他们的身份进行了严格检查与核对,才放他们离开了。

灵能车驶离沙城,宋一回头去看,接天连地的透明巨壁耸然而立,将来自人境之外的危险阻挡在外。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修建得极高的瞭望塔上,有火把在燃烧,通红的火焰跳动着。

这是只有在边缘城镇能看到的景象,普通的内城没有这种东西。

“这被称为文明的火种,只要城镇还在,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不会熄灭。对外面的冒险者来说,这就像是一种希望,‘再坚持一下,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宋一听着袁老师的解释,心里明白:这也是一种警示,提醒外面的人不要释放出内心的野兽。

灵能车上,老王的同学们羡慕地看着后排的几个小孩。

整到最后,只有他们受伤的世界达成了:宋一几人还是来了,只有他们被没收了东西。

他们敢肯定,要是他们一年级的时候做这种事情,肯定被一巴掌削过来了。这些小孩却能得偿所愿,太不公平了吧!

老师和老师之间肯定是不一样的。

他们瞄了王老师一眼,又期期艾艾地去找袁老师,示好了半天后,才问:“袁老师,你想不想再带一个班?”

“对对对,我们班的成绩不错,绝对让您非常省心,跟一年级的小朋友是不一样的,听说低年级比较皮,是最难带的吧?”

好家伙,现在都开始流行抢老师了吗?

你们抢老师就算了,还要踩我们一脚,这合适吗?

小朋友的眼睛在喷火。

学长学姐们可不怕这些小不点儿,虽然宋一等人在学校里的名气很大,但权益本来就是要自己争取的。

他们只是想让好老师给自己上课而已,这没毛病吧?他们的要求也不高,周末的时候带上他们一起玩就行,想想就觉得很爽。

袁老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小孩的想法?

他笑眯眯地说:“可以啊。我也没有太高的要求,你们要是可以搞个百团大战中的前十社团,或是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研究成果,我都可以特别申请带你们出来采风。”

同学们懵了:这叫要求不高吗?

但仔细一想,宋一他们满足了要求来着。

可恶,原来不是犯熊就可以有特权的啊。同学们垂头丧气。

王老师没忘记补刀,“难道你们没听说过以德服人袁老师的大名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