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节(1 / 2)

加入书签

自己手下的能臣,又如此热爱工作,李洵哪里会怪他,反而还关切了周如植几句。

寒暄了一会儿,李洵这才进入正题,问起了周如植对北戎草原的调研进行得如何了。

周如植倒是也没让他失望,去年一整年,他的农事部扩招了很多调查员,一半的人手都在做这件事。

首先是李洵交代的种植甜菜的区域,他基本上已经能划定出来了。

以王庭往北三百里为界,南边的所有地区,在气候上都是能满足甜菜的生长条件的。

比起南边的肃城等地,草原上的种植时间必须要更早些才能让甜菜充分生长。

而在粮食种植方面,这一部分地区,只要附近有水源,也是可以种植春小麦的。

至于那条线以北的地区,要种粮食,只能种植对土壤要求更低,生长周期也更短的糜子。

这也正是北戎草原上原本就有的农作物,本就有不少野生的。牧民们在种植的时候,也很粗放随意,与野生差不多。

不过,即使用心种植,比起小麦,糜子的亩产量还是会低很多。

除此之外,在水源充足的地方,还能种植一些豆类。

李洵听完,心里便大概有数了。

让人拿来地图,叫周如植在地图上尤其是北戎草原北部,把最适合种植的区域圈出来。

既然运输损耗太多,又造不出来火车,他便只能学习老祖宗们的经验,在边疆设立兵屯了。

以北戎草原北部的气候,只能种植一季,剩下的时间便正好用来练兵。

若用上工造部新制造出来的辅助农具提升效率,再充分使用铁犁,畜力等,多开垦一些土地,应该是能让边疆的士兵产出不少粮食的。

和沙国开战,从北戎北部运粮,补给线就短很多。

而边疆士兵平时的粮食,则可以在草原上征收,那也会比从河原等地运送更省事。

所以,必须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把草原部落的耕种业也发展起来。

至于兵屯,边疆士兵既要种地又要戍边,目前的人手远远不够。需要等到粮食储备更充足,可以扩军的时候再进行。

在心里这么一筹划,李洵觉得,是时候先给草原各部落的首领们身上加一加担子了。

他要的合格管理者,不能仅仅只会收税,还得会发展农牧业。若是做不到,他换起人来可不会手软。

第197章

北边草原的化冻与种植时间都比南边更晚一些, 李洵便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让大多数草原部落的首领们前往克乌湖部落参观学习,参加农事部的耕种技巧培训。

郡王谕旨快马加鞭送到各部落。

众多首领心中都有疑虑,不知道慎郡王突然把他们召集过去干什么。

可慎郡王的威慑力摆在那里, 又规定了最后抵达日期,到底没谁敢轻忽, 都抱着一颗忐忑的心,从四面八方赶到了克乌湖部落。

没有人敢迟到,都在限定的日期前拼命地赶到了目的地。

到了克乌湖部落, 许多人都看到了部落一侧已经开垦过的土地, 和上面正忙忙碌碌的牧民们。

草原上大多数部落,以前都是以放牧为生,采集和打猎都是添头, 大家都没想到克乌湖部落如今竟然会学着中原人种起地来。

转念一想, 克乌湖部落如今的部落首领哈朗, 其兄长哈尔巴拉可是帮助慎郡王统一草原的大功臣,当初他们的部落, 战功在所有部落里首屈一指。

后来因为军事才能卓著, 哈尔巴拉被郡王提拔到了军中做副将军,首领的位置就传给了他弟弟哈朗,他们原本的部落也从穷乡僻壤迁移到了水草丰美的克乌湖附近了。

这份恩宠,在草原部落首领里是数一数二的。

哈朗一家如此得郡王看重, 可不正是要卯足了劲,好好地向慎郡王献殷勤么。

进了城, 众部落首领发现克乌湖部落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布置了众多兵力, 心里便放松下来。

对于宠臣一家子, 许多人心下嫉妒, 议论时, 对哈朗改变部落习性的讨好慎郡王那叫一个鄙夷。

哈朗首领尽了地主之谊,对于先来的首领们都是好酒好肉地招待着,众人虽然心里发酸,却不得不说哈朗这小子上道,给他们上的牛羊肉都格外肥嫩。

众人越发好奇起这次慎郡王的用意,哈朗却表示,等人到齐了,郡王使臣自然会告知大家。

倒也没等多久,到了限定的日期,郡王使臣就把大家召集到了一间宽大的石屋里准备宣讲正事。

郡王使臣是个看起来四十左右,皮肤黝黑,手上满是粗茧,不太像大官,却像个老农一般的男人。

当然,只能说外表像,穿着气势却与老农大不相同。

哈朗作为东道主,尽职尽责地向大家介绍了这人的身份。

“这位大人是农事部大令,周如植周大人,可汗最看重的臣子之一。从肃城而来,奉了可汗的命令给大家授课,分派任务,大家一定要好好听从周大人的指挥教导。”

说着,又转换成有些蹩脚的中原话,对周如植说:

“周大人,接下来就交给您了。”

周如植冲他点点头,态度很客气:

“劳烦哈朗首领,你也去坐着吧。”

众首领见状,心中不由暗骂心机狗,讨好可汗比谁都跑得快,这才一年时间吧,不仅学着中原人种地,连中原话都学得这么好。

骂归骂,也有些人心里懊恼没早想到这一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