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节(2 / 2)

加入书签

可打仗的事,却不是空有意志就足够的。还需要人力,物力,天时地利。

正面野战战果惨烈,防守方面他们便竭尽全力,也曾派出敢死的勇士前去偷袭试图破局。

可最终却收获甚微。

一方面是他们的人大多数都夜盲,晚上不能视物,可那些北戎蛮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哪怕在晚上,也眼睛很好使。

能夜袭的人选很少。

另一方面,即使烧了北戎的军营军需,他们也能直接去抢附近的城镇,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太大杀伤力。

能用的办法他都用了,却始终无法摆脱困局。

也就是最近,北边的北戎大军突然撤退,南边的北戎军没有那种可怕的投石机,他们也能从尚无北戎兵封锁的北部搬运一些守城的材料回来,情况这才稍微好些。

可北边到底是太贫瘠了,很难长期获得军需和足够的粮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么下去,鼎德还能撑多久。

他也不是没想过拿下天沙城,可那阻隔的山脉实在陡峭,无法大规模带着马匹器械去攻城。一群纯步兵想攻城,那是天方夜谭。

更重要的的是,鼎德要对付北戎在南边的进攻,不能贸然分兵。

如今要破局,只能依靠朝廷支援。

只要朝廷肯派兵拿下天沙城,南边的哈丹部众必然回防,到时候他们便可趁机反攻,收复失地,突破包围。

他就怕嘉佑帝因为他先前未曾听命在冬天主动攻打北戎而对他心生不满,不肯为了少数的边军与边城百姓们冒险调走禁军。

所有人都在焦灼地等待着朝廷那边的答复。

终于,在信件发出去的第十三天,他收到了朝廷的批复。

“大将军,朝廷那边怎么说?”

手下尚且存活的将领,个个目光殷切地看着他。

刘渊心中舒了口气:

“同意了。”

众人顿时大喜,彼此碰拳相庆,还有人直白地道:

“哈哈,我就说嘛,这么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朝廷要是不答应那就是傻子!”

“全靠苏德突然退兵啊!”

听到这话,刘渊问负责情报的属下:

“苏德撤走的五万余大军到何处去了,打听到了吗?”

这消息对于接下来的这场仗如何打,非常关键。

那人忧心忡忡地摇了摇头:

“人还没回来。”

这次相当于是跟着苏德大军深入北戎地界了,又要隐藏行踪又是陌生的地方,先前没有舆图信息,自然很难传回消息。

不过,好在盼什么来什么,说完这话刚过了两天,派出去侦查消息的三人便回来了。

刘渊大喜过望,赶紧把人召集过来。

“苏德部众到底去了何处?”

所有将官都目光灼灼地看向回来的斥候兵们。

这三人都是经验老道的斥候兵,虽然一脸泥污,还作北戎人的打扮,却是双眼爆亮,其中一人兴奋地抢先回答道:

“去了阴曹地府!回大将军,他们去了阴曹地府,哈哈哈哈!”

“什么?”

包括刘渊在内的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

还是其中另一个沉稳的斥候兵瞪了那人一眼,然后用更专业化的语言回答道:

“禀大将军,苏德五万余部众在牛安山附近遭到伏击,死伤十之有九,除了百余人逃脱,三四千被俘,其余皆被全歼!”

这话一出,众人沉默了好一会儿,主要是太震惊了,对他们来说如此有利的消息,简直是好到让人难以相信。

“此话当真?”

“那可是五万余人啊,还是北戎悍兵,怎么会突然就被歼灭?”

好一会儿后军帐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质疑声。

“小的们亲眼所见,绝无差池!”三个斥候兵异口同声道。

刘渊此时才强自稳住略有些发颤的手,尽量平稳地问道:

“可知是哪方势力伏击了苏德部众?”

说到这,那最沉稳的斥候兵也兴奋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