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节(2 / 2)

加入书签

那些罪大恶极的,几乎都被处决了,剩下的这些,大都是投匪年限短的。

手里几乎都有人命,但全是被逼着杀的,郡王便给了他们劳动改造的机会。

只需要在山寨服苦役十年,他们便可以重获自由。

当然,他们的伙食等一应待遇,没法与护卫们以及寨子里的工匠学徒们相比,一天只有两顿饭,衣服嘛,那也就只有冬夏各一身。也基本没有假期,必须随时听候差遣干活儿。

“郡王!”

守山寨的护卫抱拳行礼,然后让人打开了大门,让郡王可以骑着马进去。

这整个寨子里所生产的东西,便是震天雷。

李洵今天之所以来,便是因为山寨里的护卫派人来给他报信,管着寨子里的杨进禄说,按照郡王的吩咐,硝石,木炭,铁器全部加工完成,还填装了五十枚成品,请郡王上山验看。

这几个月,七公主这个小姑娘成长速度极快,再加上身份压得住,最近府里的内务,迎来送往,基本上全被她揽过去了。

杨进禄便空了下来。

寨子改造完成后,李洵正愁找不到可靠的人负责震天雷的制造,见状便果断选了杨进禄。

杨进禄是个孤儿,被叔伯卖进宫后,受了不少磋磨和欺负,被原主所救,从九岁开始就一直跟在七岁的原主身边伺候,十几年的情分,而且除了原主他没有任何依靠。

所以,李洵身边,除了七公主,最值得信任的便是杨进禄这个大太监。

杨进禄被李洵告知震天雷的重要性,并委以重任让他去督造的时候,整个人都怔住了,好一会儿才哑着公鸭嗓道:

“殿下……奴才……奴才只是个阉人,如何能担当如此重任……”

他是个太监,哪怕是大皇子身边的心腹,可他知道那些护卫,将领,官员们都瞧不起他。

身体残缺,他们这种人,根本就不算是个人。

从前的大皇子,虽然信任他,却也只让他打理府中杂事,照顾身边起居,从不与他商量要紧事。

可如今,大皇子他竟然把如此重要的事交给了他!

面对他的诚惶诚恐,大皇子拍了拍他的肩膀,掷地有声地道:

“杨进禄,成为阉人不是你的错。太史公被施宫刑后,尚且能写出名传千古的《史记》,你做事细心,擅长总揽与调度,又能压服人,如何不能担当重任?”

“你觉得你比肃城其他官员少了什么,是聪明的脑子,还是对本王的忠心?”

“而且,你是本王最信任的人。”

杨进禄抬头对上大皇子温柔信赖中含着鼓励的目光,只觉得鼻头一酸,他本不想做女儿态,却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曾经他亦能为大皇子粉身碎骨,就像一只忠诚的狗。

可这一刻,他才发觉,在大皇子眼中,他是个完完整整的人,深得他信任,认为他足以担当重任的人!

士为知己者死。他是作为一个人,为他的主君效忠!

杨进禄扑通一声跪下,带着哭腔无比坚决地道:

“奴才……绝不辜负殿下重托!”

为了克制哭腔,他这话说得有些咬牙切齿,连一张脸都狰狞起来。

李洵看得好笑,递给他一张帕子:

“好了,自己人不要动不动就下跪。还有,以后自称属下。”

说着,便一个利落的动作扯着他的胳膊把他拉了起来。

杨进禄却摇了摇头,这辈子第一次反驳自家殿下的话:

“我一辈子都是殿下的家奴!别人想当还当不成呢!”

从此,杨进禄便上了山,把整个云麓寨内部的制造事务,将整个寨子管得跟铁桶一样,绝不让那些从京城采买的工匠走漏任何一丝风声。

尤其是火药配方,他是按照大皇子给的比例,亲自将木粉,碳粉,硫磺倒在一起,再让人进来搅拌混合以及填装的。搅拌场内用麻布口袋装着的各种原材料,他全让人用黑布盖起来,不让人知道他用了多少数目。

除了他在场的时候,不许任何人进入那间进行搅拌的作坊。

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保证配方比例不被泄密。

李洵刚一走进无火区这边,便遇上了出来迎接的杨进禄。

“郡王!”

这个首席太监在独掌一面后,整个人看起来自信了不少,走路都挺胸阔步了,看到李洵,他眼中顿时流露出热切的喜悦来。

李洵看他满头大汗的,又黑瘦了一圈的样子,温声道:

“看来在山上着实是辛苦,你人都清减了。半年内都放不了你的假,待会儿叫个大夫来给你调养一下身体。”

杨进禄心中一热,立刻咧着嘴笑道:

“奴才不觉得辛苦!能襄助殿下完成如此神兵,奴才心里高兴得很呢!”

两人寒暄了两句,杨进禄便带着李洵去看了那一箱子装起来的成品。

李洵大概检验了一下。

这些震天雷每个大约有手掌大小,外面是一层五六厘米厚的粗糙铁壳,说是罐状,其实类似于现代的瓶,腹部大,口子窄小,最上面是一段带着十厘米左右引线的木塞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